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市公安局谯城分局发布《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信中总结了常见的防诈骗知识及交通安全提示,希望大家相互转告,众志成城创平安,齐心协力促和谐。
在信中,市公安局谯城分局提醒广大群众,凡是网上刷单先垫资的都是骗局;凡是贷款、代办信用卡提高额度要求先汇款的都是骗局;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先交保证金的都是骗局;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要求汇款至“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局;凡是自称老板(领导)要求汇款的都是骗局;凡是陌生好友谈感情诱惑投资理财、赌博的都是骗局;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骗局;凡是自称客服需要退款索要验证码的都是骗局;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的都是骗局;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都是骗局。请提高反诈意识,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警惕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
骗子通常打感情牌博取老年人信任,为老年人削水果、按摩、洗脚,带老年人免费旅游;利用前期建立的信任,虚构项目、伪造资质、以虚假承诺的保本保息、高额回报忽悠老年人投资,或诱导老年人购买商品进行诈骗。
骗子利用“私募众筹”“合伙人”“海外股权”“天使投资”等新兴金融概念混淆视听,给老年人设置各种陷阱;老年人购买产品结果变成合伙人,而合伙投资需要承担风险,最后被告知合伙企业无法正常盈利,投资资金无法返还。
骗子自称“保健专家”,通过电话推销介绍“奇效保健品 ”,并称只要购买满一定额度之后,即可获得补助款。然而等钱款到手,“保健专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信中还向市民发出了交通安全提示:公路是车辆通行的地方,占用公路晒粮堆物、摆摊经营、停放车辆都是违法行为,由此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不仅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还有可能会被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骑行电动车经过路口、转弯掉头时,一定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切勿争先抢行、突然猛拐;骑电动车上道路行驶,要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不醉酒驾驶、不逆向行驶、不超速行驶、不单手扶把、不使用手机,搭载乘客不超过1人,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老师、家长要教育学生、儿童不要在道路上嬉戏玩耍,7岁以下儿童外出时要有成人随行看护。
如需求助或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请拨打110或辖区派出所值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