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群众工作服务中心,一件因叔侄之间的财产纠纷问题成功得到化解,双方当事人签订了息诉息访协议书并握手言和。在化解该矛盾之前,矛盾双方已经因已征迁土地房屋权属存在争议,无法按照规定对双方进行拆迁补偿问题多次发生争执,十八里镇在开展“民声呼应 暖心走访”活动中发现了该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十八里镇组织社区干部、群众工作服务专员及“五老”人员,坚持“一冷一热”,首先避免双方情绪激烈时见面,待冷静后热情主动约见双方当事人,做好双方思想稳控;认真分析研判,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有针对性的探讨研究解决办法;通过以情入手,坚持亲情感化、人情关怀等,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化干戈为玉帛,推动矛盾妥善解决。
今年以来,谯城区十八里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举措,纵深推进信访维稳工作,着力打造信访工作新格局。
一是转思路、畅渠道。十八里镇坚持关口前移,主动作为,依托区委区政府部署的“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每季度组织城乡居民组长集中深入村、社区,走到群众身边开展一线接访,及时解决群众身边困难和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采取“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上门走访”等形式,每天安排不少于2名班子成员开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约访”,通过面对面倾听、心贴心交谈,最大限度推动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是建专班、强化解。十八里镇成立积案化解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政班子为成员,实行信访工作“一岗双责”,着重督办“骨头案”。坚持半月召开一次信访联席工作会议,共同梳理突出信访问题,共同研究调处方案,变“各自为阵”为“联动攻坚”,合力解决重大疑难复杂问题和信访积案。今年以来,十八里镇共梳理积案11件,推动办结11件,推动化解10件。
三是抓督导、促落实。十八里镇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实行“一岗双责”。从严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坚持定人定案定责,疑难复杂类型案件人员提级包保,转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坚持将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困难问题、释法说理等工作情况作为年底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诿扯皮、释法说理不充分以及因履职不到位引发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问题的,严肃处理,有效传导工作压力,树立鲜明工作导向。
作者:周固礼
编发:亳州新闻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