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亳芜小学开展画“龙”送“福”文化活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写“福”字、贴对联、剪窗花……种种“中国风”年俗赋予新年以喜气洋洋的“中国味”,建构起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热闹“中国年”。1月11日,亳州市教育局高新区分局联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亳芜小学,让同学们拿起了毛笔与剪刀,诠释属于他们自己的“中国年”。

上午8点,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亳芜小学的美术室,教师正在通过中国年和十二生肖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专属于中国人的趣味与浪漫,并且以“福”字为例讲解了汉字字体的流变史,还把简单单的“福”字写出了文化、玩出了花样。

此次活动还包括乐剪窗花纸和创意“福”字两项活动,剪纸也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在教师的带领下,龙形图案在学生的剪刀下,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

本次画“龙”送“福”活动对师生而言是一次美育过程,也是让美育入心、入情的大胆尝试。希望通过文化活动祝福大家龙年大吉,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学生喜欢书法和中国文化。下一步,学校还将进一步落实美育行动,充分发掘本地性美育资源,以美育赋能提升文化审美。

供稿人:修梦茹

编发:亳州新闻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