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暖菌菇香 富民产业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务工村民正在采摘羊肚菌。

亳州新闻网讯  眼下正是羊肚菌丰收的季节。近日,利辛县汝集镇中华现代农业产业园肖夏玉忠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内暖意融融,一朵朵羊肚菌撑起褐色的“小伞”,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扑面而来的菌香沁人心脾。

基地负责人黄西亮正指挥工人紧锣密鼓地采收羊肚菌,他们蹲于菌垄间,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扶着羊肚菌,小心翼翼地将羊肚菌从泥土中采割出来。“羊肚菌相比其他菌种‘娇贵’,是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高的‘三高’产业,前期培育对温度、湿度、通风、生长环境和自然条件要求极高,其中一项把握不准,所有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黄西亮说,经过近四个月的高标准精细化管理,基地的100余亩羊肚菌长势喜人,开始陆续采摘。

羊肚菌因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为保证口感新鲜,采摘、分拣、装箱、称重、运输需在当天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用工需求量大,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务工赚钱的机会。而且羊肚菌一般在冬季种植,春季采收,有效解决了土地季节性闲置问题,实现良田效益最大化,让“冬闲田”向“增收田”“致富田”转变。

小小羊肚菌也为附近的村民增收带来了好“钱”景。“我家已将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平时就在合作社务工,一天工资80元,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赚钱。再加上流转土地的钱,一年下来能有近4万元的收入。”汝集镇中华村村民李洪来边忙着采收菌菇边说道。

据悉,肖夏玉忠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建立以来,已建成食用菌大棚320余个,占地面积270余亩,种植有羊肚菌、平菇、杏鲍菇、榆黄菇等7个菌种。新鲜采摘的羊肚菌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市场喜爱,供不应求。合作社累计带动5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当地的村民增收带来了新路子。

2023年以来,汝集镇围绕县委“种好粮、养好牛、做好菜”“双30”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下一步,该镇将在保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继续探索特色产业种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