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春意浓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民在采摘青菜。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走进蒙城县许疃镇东湖村马彦超蔬菜大棚,暖意融融,满棚清香,小青菜、芹菜、蒜苗、莴笋等绿叶蔬菜,在阳光的照射下绿意盎然,只见村民正忙着采收、分拣小青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17年,马彦超从外地务工回乡,返乡创业养殖鸭子,每年收入近20万元,为了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他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经济,整合土地资源,把零散的土地进行了整理、整合,集中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16个蔬菜大棚,种植蒜苗、芹菜、莴笋、小青菜、生姜等绿色蔬菜。

“小青菜生长周期不长,效益稳定,春节前后供不应求,加上前段时间下雪,青菜价格有所上涨,趁着价格好,天气转晴,抓紧组织村民到大棚采收。”马彦超笑着介绍,蔬菜种植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种植起来也比较省事,蔬菜大棚采取多元化、轮作种植的方式,一年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蔬菜可以供应市场。

蔬菜种植不仅菜农钱包鼓了,也让当地村民获得了更多的务工机会。“年龄大了,种地体力跟不上,就把土地流转出去建设蔬菜大棚,除了获得土地流转费,平时还能在大棚挣点零花钱,一年收入一万多元。”村民马俊玉一边削掉小青菜多余的根茎,一边开心地说,蔬菜种植现在是村里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大家日子越过越幸福。

近年来,许疃镇将发展蔬菜瓜果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探索农业发展新方向,在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上下功夫,通过发展草莓、西瓜、葡萄、火龙果、莴笋等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