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植物医生”进大棚 “把脉问诊”助春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棚西瓜现在正处于授粉、坐果时期,这期间要注意大棚内温度和授粉时间两个方面问题。” 4月10日,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科技特派员周鹏仔细叮嘱瓜农李广友。

春耕始、万物新。当下正值大棚经济作物生长管理的关键期,走进和谐村李广友家庭农场,工人们正在大棚里来回穿梭,抹粉、掐蔓,抢抓农时,科学管护确保西瓜品质。

“我今年种植了32亩西瓜,瓜一旦花开就要马上授粉,抢抓西瓜苗授粉的黄金期。为了不错过好时候,我们一大早就来到地里点花、整理瓜蔓、掐须。”瓜农李广友说道。

为了提高坐果率,他们会选择晴好天气开展工作,并力争当天上午10点前完成。据了解,早在去年11月份,瓜农李广友便提早下手整备土地,工人们加班加点搭建大棚,覆盖棚膜、地膜,增加地温。前段时间低温冻害天气影响,孙庙乡农技人员多次踏田指导,随着瓜生长进入稳定期,瓜农李广友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大棚西瓜现在正处于授粉、坐果时期。期间可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温度,白天保持28℃-30℃,不要高温,高温对花粉活性有影响。夜晚温度不能太低,这两天夜温比较低,建议晚上盖好薄膜,提高温度,保障雄花的花粉质量,为授粉创造条件。二是白天授粉时,在上午9:00点至12:00前,这个时间段花粉质量是最好的,授粉成功率也是最高的。”孙庙乡科技特派员周鹏仔细叮嘱道。

为保证西瓜稳产丰产,大棚每天都有10余名工人管护西瓜苗,附近的群众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到大棚务工。对于王秀兰来说,这个活干起来还轻松不复杂,收入也不错。“从西瓜育苗我就过来打工,现在主要整理瓜蔓、掐瓜、除草,每天有60元的收入。”王秀兰一边干活一边说。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孙庙乡紧紧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做文章,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地理位置优势,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思路,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地制宜,探索小而特、小而品、小而优的特色西瓜、草莓、鲜桃、蔬菜等产品,构建起‘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拓宽当地群众‘甜蜜共富路’,让周边群众乘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为乡村振兴新业态发展蓄势赋能。”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说。

供稿:张傲雨 李雯飞

编辑:赵菲菲  校审:支苗苗 审核:蒋海涛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