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变暖,现在蚕豆生长非常快,这一段时间也是特别关注蚕豆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在收获的时候才能有个好收成。”4月11日,利辛县孙庙乡民主社区种植大户范夫标向笔者说道。
走近民主社区种植大户范夫标的蚕豆种植基地,一排排蚕豆碧绿喜人,正是开花时节,蚕豆花花瓣乳白色中呈现黑紫色,乌白相间,像只黑蝴蝶,落在绿叶丛中。蚕豆又称胡豆,属于豆类植物,每年秋季下种,初春开花,一个月后结荚。
“我今年是第一年大面积种植蚕豆,所以经验不足,看到现在蚕豆长势也特别高兴,多亏了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乡政府农业专家周鹏时常来到田间地头对我进行技术指导。”范夫标高兴地说道。
“范夫标有在家发展产业的想法,在村委会了解到情况后,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根据范夫标的意向,村委会通过人脉资源,帮助他进行外出考察学习,解决他的顾虑。”民主社区党支部书记程成说道。
据了解,范夫标的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把资源利用最大化。范夫标土地流转150余亩开展产业发展,采取“4+3”的种植模式,即4行蚕豆套种3行油牡丹,在蚕豆收获后还可以继续种植玉米,油牡丹需要3年左右才能进行收获,从而使利益最大化。
据范夫标介绍,蚕豆的种植简单方便,管理也容易,种植蚕豆不用施肥,在生长期也只需要打一遍农药,种植成本每亩比小麦减少近400元。
蚕豆每亩均产在350公斤左右,市场价在5元每公斤,收获的农产品主要销往浙江进行深加工,比种植传统的农作物效益高。而且蚕豆从种植到收获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从而带动了本地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了增收致富的“双赢”。
“我们鼓励群众进行产业发展,同时优化调整我们本地产业结构,通过‘政府+种植大户+群众’的方式,带动本地产业发展,打造本地特色产业品牌,使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变强、产业发展多元化,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为我们本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说道。
供稿:周晓琪 孙明艳
编辑:赵菲菲 校审:支苗苗 审核: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