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晶莹玉木耳 开出“致富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现在正是玉木耳成熟采摘晾晒的好时节,今年行情很好,(白玉木耳)40块钱一斤,货供不应求,采购商都在等着收购。”5月27日,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高堂村玉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明健向笔者说道。

走进玉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乳白色的菌棒整齐地排列在田间,洁白如玉的玉木耳爬满菌袋,晶莹剔透、温润如玉,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晾晒,整个大棚洋溢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玉木耳的生长条件较为苛刻,对大棚里的温度、水分、湿度、光照、空气都有较高的要求,每年的5月中旬到9月是玉木耳的生长旺季。因为玉木耳含有大量蛋白质、铁、钙、磷等营养物质,与黑木耳相比营养价值更胜一筹。采摘的新鲜白玉木耳经过晾晒烘干,每斤四十元,采用订单式销售,包装后销往合肥、广州等地。

“我们采用立体挂袋模式生产白玉木耳,把菌棒挂在棚里,一天浇3次水就可以了,管理并不复杂。”李明健说道。

为了保证玉木耳的品质和产量,李明健不断学习新的技术,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累积,种植大棚的扩大,也带动了周边村庄闲赋劳动力就业,群众不出村也能鼓起“钱袋子”,不断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我们来基地干活一天有60块钱的工资,还可以学习木耳栽培技术,以后我也可以种植,增加更多的收入。”高堂村村民李兰英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为了让大棚种植没有空档期,提高基地经营管理效益,采取上半年种植玉木耳、下半年种植羊肚菌的方式,让基地大棚的利用效益最大化。

“玉木耳是我们孙庙乡的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要多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学习其他地区木耳先进种植经验,提高玉木耳种植技术水平,做到一棚两用,使玉木耳栽培更加标准化,打好、打响高堂村的木耳品牌,扩大食用菌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为群众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孙庙乡党委委员胡壮说。

“接下来,孙庙乡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强村带弱村、抱团齐发展’模式为牵引,采取‘党建引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打造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链,真正让小木耳开出‘致富花’,带领群众增收。”孙庙乡主要负责人说道。

供稿:张傲雨

编辑:赵菲菲  校审:支苗苗  审校:朱明光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