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昨日开展人工增雨作业9轮次

降雨对缓解旱情作用不大,将适时再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谯城区十八里镇人工增雨作业点,正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亳州新闻网讯  6月16日5时至14时,我市气象部门出动7支作业队伍,开展人工增雨作业9轮次。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我市终于降下甘霖。

“3、2、1,发射!”6月16日12时许,在谯城区十八里镇人工增雨作业点,气象指挥员一声令下,几枚增雨火箭弹飞上云霄。随着空中传来的火箭弹爆炸声,增雨作业顺利完成。随后几分钟,雨点从疏到密,降临在干渴的大地上。

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6月16日截至记者发稿,我市具体雨量分别为:谯城区北部4~10毫米,谯城区中南部和市区1~2毫米;涡阳1~3毫米;蒙城和利辛东部不足1毫米。本次降雨对缓解旱情作用不大。

“人工增雨作业不是制造降雨,而是在有降水条件时,通过发射‘炮弹’的手段让雨下大些。”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说,具体来说,就是将催化剂送到云层中,促进小水滴快速集结形成大水滴,把云中的水汽凝聚成雨滴,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从而达到增加降水的效果。

下一步,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做好人工增雨前期准备工作,一旦达到条件将继续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