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也是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的好时期。 今年7月15日是头伏第一天,当天各大医院的“三伏贴”火爆开贴,前往医院贴敷的市民络绎不绝。
上午9时许,亳州市中医院各个科室已经忙碌开来,前来问诊的市民们分别按照自己的需求到对应的科室问诊,让医生判断自己的体质,然后根据症状贴敷三伏贴。
亳州市中医院医生正在给市民贴三伏贴。
在针灸推拿科门诊,记者看到医护人员技术娴熟地将三伏贴精准贴敷到患者的穴位上。“贴2到4小时左右即可,期间如有灼热感或者不适感要提前去掉,治疗过程中不要喝冷饮,也不要吹凉风。” 贴敷医生细心叮嘱着每一位前来贴敷的患者。
“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去年夏天开始贴敷三伏贴,冬天病症有了明显减轻,今年决定趁着三伏天继续巩固。”市民王侠表示,今年除了贴敷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贴外,还打算治疗腰椎问题,通过冬病夏治提高身体免疫力。
据了解,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在夏季三伏天的特定时段,通过中医药手段为人体开展治疗和保健,从而预防和缓解一些在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外治方法,针对的是中医上阳虚体质 、寒性疾病患者,配置相应的中药贴进行贴敷,一般选择每年的头伏、二伏、三伏当天进行敷贴。
“三伏贴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耳鼻喉疾病、慢性关节疼痛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亳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皮亚彬介绍,夏季扶阳可以推动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除了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外,对于一些体质比较虚弱、容易感冒的人群,还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从而增强冬季的抗寒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三伏贴并非适用每个人。“三伏贴主要是扶阳的,适合治疗寒症引发的疾病,如果患者本来就存在热症,有发热、咽痛或溃疡等症状,盲目使用三伏贴,反而会适得其反。”皮亚彬表示,网上和一些私人店铺售卖的也有三伏贴等产品,建议大家使用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具体分析,首次使用“三伏贴”最好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不要擅自进行贴敷。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长版”,共有40天:初伏时间是7月15日至24日,长10天;中伏时间是7月25日至8月13日,长20天;末伏时间是8月14日至23日,长10天。除了常规的三伏贴,可在中伏的后10天内,增加一次加强贴。如果错过了每伏的第一天,也不用担心,只要在伏天内敷贴,效果等同。
皮亚彬提醒,贴敷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大量出汗,以防药物脱落,尽量减少电扇、空调直吹,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食用寒凉、刺激的食物,保持好的作息和良好的情绪,增强抵抗力。有条件的话,吃一些温补的食物也会对身体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