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项目调度进入“智慧时代”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正式上线

谯城项目调度进入“智慧时代”

项目如期开工和建成投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8月1日,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在谯城,项目调度、推进进入智慧时代。

据了解,目前系统已录入项目64个(包含政府投资项目20个、国企投资项目17个、社会投资项目27个),纳入储备项目库27个(包含政府投资项目19个、国企投资项目2个、社会投资项目6个)。

“数智”赋能 进展可视

该系统通过“线上”主动监测、智慧预警、实时调度,倒逼“线下”问题协调处置流程、跟踪督导机制优化再造,形成“线上+线下”管理闭环,有效服务项目高效评估、精准督导,有力支撑项目建设提速、管理服务提效、城市发展提质。此举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数字化赋能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项目进展可视、过程可控、结果可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系统共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库、国企投资项目库、社会投资项目库三大模块,将全区58个区直单位和乡镇(街道)纳入平台管理。区发改委将项目名称、性质、总投资、建设内容等信息录入平台,系统自动形成包含从立项、用地到竣工、投产等全部节点的项目事项清单和流程图,项目进展情况一览无余。

项目建设情况可通过影像图与多类型数据图层叠加,并与无人机实地拍摄进行实景对比,实现可视化分析。这样一来,通过系统平台可直观地查看项目实时进展动态,便于第一时间发现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置,为项目尽早落地扫清“绊脚石”。

有效预警 “分色”管理

建立系统平台后,可做到对项目调度的有效预警。“以开工为例,工程建设类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一般办理20余个手续,其中4个环节尤为关键,依次是立项审批、用地手续、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谯城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系统平台大数据分析,可以测算出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手续办理大概需要的时间,建立一个经验模型,据此给每个项目模拟出一个推进时间表。

当项目纳入系统后,平台将通过实行帮办服务制度,由项目主管单位、属地单位明确专职项目代办员,建立服务台账,无偿提供全过程帮办服务。实行分色管理制度,根据项目进度明确绿色办结、蓝色畅通、黄色预警、红色逾期。对待办节点、催办逾期的,将短信提醒涉及单位,进展缓慢的同时转至谯城区“13710”平台督办。

“当某个环节的手续办理超出模拟时间,平台就会根据具体的逾期时间长短,发出预警。不同颜色预警的对象不同,红色预警短信将通过相应平台,直接推送给项目所属部门一把手。”谯城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分级”调度 严格考核

平台将项目从确定入库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细化为立项评估、用地保障、规划许可、建设前准备、施工许可、工程建设、纳统、竣工验收、确权、投产、达产等11个“大节点”,每个“大节点”下面细分具体的“小节点”。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负责督办11个“大节点”,“大节点”由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经开区等单位按照分工具体负责。“小节点”被分为两类,必须办理类和选择办理类。项目发布后会短信提醒涉及单位,各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平台,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对涉及选办节点是否必要进行确认。每个节点明确涉及单位和办理时限,通过串联和并联的形式,构成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推进流程。

谯城区还建立了重点项目问题分级解决机制和三级调度机制。区发改委负责汇总影响项目进度的相关问题,各责任单位、项目主管部门或帮办协调单位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协调解决;确需区级层面协调解决的,责任单位可在系统发起疑难问题提交,发改委整理后及时向分管区领导汇报,通过协调办理、区领导会议调度、提请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等方式分级协调解决。

责任单位对小节点事项每周调度一次,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所分管的项目每半月调度一次,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重点项目每月调度一次。对不作为、慢作为、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影响项目整体推进的单位或个人将进行问责。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