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红薯丰产映希望 群众致富有“薯”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今年种植了20亩红薯,在乡农技站的指导帮助下,对田地进行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红薯地的单产量。大概算了一下,平均亩产可达到5000斤,真是大丰收!”孙庙社区种植大户李明向笔者说道。



秋风至,白露生。9月9日,走进利辛县孙庙乡孙庙社区红薯种植基地,广袤的田野上一垄垄体态饱满、颜色鲜艳的红薯破土而出,工人们分工协作,娴熟地翻拣、去泥、分拣、打包,忙碌的身影与累累硕果交相辉映,映衬出一派勃勃生机和丰收景象。

据了解,白露前后,暑气渐消,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对于农作物来说,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此时红薯的含糖量高,吃起来软糯香甜,深受大众喜欢。孙庙社区红薯种植基地种植的红薯品种为西瓜红,表皮颜色鲜红,果肉诱人红亮,营养丰富,甜度高,口感好。最大的特点就是薯瓤无丝无筋,并且西瓜红蜜薯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毒。



据介绍,为增加农户的收入,孙庙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为红薯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我是第一年种植红薯,没经验。乡农技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在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后期病虫害及肥水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指导工作,很感谢他们。”李明激动地说。

“李明是第一年种植红薯,当时在品种的选择上我们农技人员给予了一些建议,西瓜红薯市场需求较大,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我们也积极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学习和参观发达地区先进种植经验,助力红薯产业发展。”孙庙乡科技特派员周鹏说道。

在发展红薯种植的过程中,不但拓宽了致富的渠道,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务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 在红薯种植基地干活,一天的收入是60元。一天下来买菜的钱就有了。”孙庙社区村民张秀英说道。

“种植户李明采取的是订单种植模式,提前与采购商确定好最低收购价格,后期随市场行情来确定收获后的最终价格。这也就给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保证收益不受影响。”孙庙乡党委委员胡壮说道。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农业高效发展、农民快速增收的有力抓手。我乡积极通过流转土地、引进种植大户等形式,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红薯、生姜等特色产业发展,既丰富群众‘菜篮子’,又鼓起农民‘钱袋子’,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孙庙乡党委书记汪洋说道。

张傲雨 /文  汝丹丹/图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