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避开高温天气来干活,等到这个家庭农场的活干完了,我们就到其他地方去干。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9月8日,利辛县孙庙乡群众罗胜奎向笔者说道。
近年来,孙庙乡党委、政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脱贫户、监测户就业增收,持续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防返贫根基。
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增收。为帮助居家不能外出的劳动能力相对低下的群众,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其在村(社区)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种,这也为村集体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能够有效增强群众的集体的荣誉感。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中,为适应不同时期的工作需求,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有保洁员、宣传员、沟塘看护员、禁烧巡查员等,用以满足工作需求。截至目前,全乡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75个,年工资收入约180万元,年人均将实现增收3100余元。
加强培训提升就业本领。为提高脱贫人口的就业质量,增强脱贫人口的就业能力,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开展技能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就业质量。为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对口开展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脱贫人口211人次。
落实政策激发就业活力。针对脱贫人口就业情况,积极推进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的落实,进一步缓解脱贫人口的就业压力,确保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应享尽享,鼓励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激发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乡落实一次性跨省务工交通补贴26.46万元、惠及脱贫人口882人次,发放技能培训生活补贴10.145万元。
简化程序落实资金扶贫。针对脱贫人口有发展生产、创业等需求,积极协调当地银行,由“政府+银行+农户”模式共同推进资金的落实,解决脱贫人口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再由政策支持给予适当的利息补贴。畅通创业渠道,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对创业和发展生产的农户实施跟踪管理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通过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带动更多的脱贫人口就业,真正由“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帮扶,实现脱贫人口创业有政策、有方向、有环境、有成果。
建立务工就业服务体系。在促进和保障脱贫人口就业增收过程中,通过发放县级工业园区招聘信息,鼓励农户在本地工业园区实现务工。同时,与本地的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沟通联系,在需要人员务工时,向脱贫人口进行倾斜,各项就业帮扶政策和举措都能快速、高效地落实到位。
周晓琪 /文 孟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