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 多方携手筑屏障 “谯心护苗”助成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和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护助健康成长,拒绝有害内容”主题,积极探索“护苗”工作新思路,合力构建“护苗”体系,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推动阵地建设,构建“护苗”格局。谯城区着力推进“护苗”工作站和基层站点建设,充分利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学校等文化阵地资源,发挥各级志愿服务作用,建成护苗工作站42个。结合寒暑假、“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依托工作站组织开展“护苗”主题课、志愿服务、亲子阅读会等丰富多彩的“护苗”活动。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园里利用校园广播、LED屏等方式宣传“护苗”知识,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讲解护苗行动重要性,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绿色阅读,推动护苗工作纵深发展,提升护苗工作质效,共同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护苗”氛围。发挥谯城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参与宣传,扩大“护苗”阵势。把握线下宣传着力点。联合公安、城管、文化、检察等部门以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在魏武广场开展“谯心护苗·世界读书日”知识宣传活动,向群众讲解如何辨别盗版图书和有害出版物,普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有害、非法出版物,文明上网,自律自护,共发放宣传折页2000余份,宣传品1000余份,受众群众达1000余人。把握线上宣传关键点。构建全区“网微端报”全覆盖的“护苗绿书签”宣传全媒体格局,通过“谯城周刊+谯城发布+药都头条+大美谯城”网络社群组织同频共振,推送“护苗绿书签”宣传信息、短视频310余条。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制作“谯心护苗·守护未来”微短剧4集,向未成年人普及网络隔空猥亵、网络游戏诈骗、网络暴力和网上购书等网络保护法律法规,共有298所学校参与播放,播放达2923场次,17万余学生参与观看,共同守护未成年人文化晴空。

强化监督检查,筑牢“护苗”防线。谯城区高举“护苗”大旗,积极协调多家责任部门联动,利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与公安、市场监管、文化等部门形成执法合力,采取明查暗访、专项检查、联合检查、集中巡查等方式对全区300多家中小学校园周边及文化用品销售店铺等重点部位进行高频次巡查,及时取缔关闭销售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的游商店铺。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周边200米以内不得开办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制度,及时掌握校园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室建设情况,坚决阻断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有害信息。(郭雅珺)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