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托起最美夕阳红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10月10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百岁老人已达到730人。

老龄工作事关亿万老年人、家庭福祉和国家发展全局。截至2023年末,我市490.1万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99.4万人,占总人口的20.2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4万人,占总人口的14.6%。我市是全省老龄人口较多的地区,老龄化发展呈现基数大、增长快、年龄高、空巢多等特点,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20家,养老机构总床位2.8万张,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5家,高龄津贴惠及14.1万人,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9407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逐步建立健全。

我市还持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优化老年食堂(助餐点)布点,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235个,开展助餐服务130万人次。

我市还大力支持医养融合发展,方便老年人就医。市人民医院建成老年医学院,全市建成3家老年护理院,1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建成老年医学科,58家医疗机构开设康复保健科,1439家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出台《亳州市养老机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互助试点实施方案》,探索把“农村敬老院”作为“家庭”对待,实现敬老院内老人之间共济使用医保门诊资金;及时将符合条件的13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将脑出血、脑梗死等5种老年人常见病种纳入日付费范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