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不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大早,阴雨缱绻,秋风弹奏着梧桐,点点滴滴,恍若黄昏。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意。雨点不紧不缓,像绵绵的往事,光阴深处的脚步声清晰可辨。路上行人稀落,或晚归,或早起,都缩肩抱臂,急匆匆赶路。偶尔有车经过,像时光的结核,咳唾成珠,明明灭灭。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帮时光洗尽铅华,也把秋寒淋漓到极致。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一语成谶,秋色老,老梧桐。

人老会珠黄,秋色也是,写满梧桐叶上。小城里,梧桐是时光的标注和记录者,春华夏荣,镌刻在叶片上。城里的秋很孤独,秋风只能反复翻着梧桐,不经意,翻黄了桐叶,“韦编三绝”了秋色。

梧桐叶断断续续落着,秋风寒雨中,更像一页页断代史。这也是古人悲秋的死穴吧?萧瑟、飘零,落叶的命运也是士子的伤疤。如今,触景生情形若盆景。在这诗意匮乏的小城,没人在乎叶落知多少,没人在意落叶的归宿和命运,除了那个老人,手脚畸形的扫路工。

老人和落叶一样,要赶在天亮以前,消失或隐身。尽管脚步迟缓、手抖如筛糠,那把扫帚依然稳重、有力,把凌乱的落叶聚拢,围成一堆。小城里,水泥路太硬,人都是过客,落叶也不能归根。夜阑人静,那沙沙的扫地声,更像是对落叶的安慰与呵护。

没错,老人是来领落叶回家的。他是落叶的引路人。

谁能想到,这样老、残的扫路工,还有一个园艺师的身份,是落叶的天使。他让落叶归根,回到泥土里,抚育花草,有了来世。他的花草不仅鲜嫩、茁壮,而且生命力强,经得起折腾。这正迎合城市里奔忙的生活节奏和三心二意的生活态度,也备受欢迎。不过,没人会想到,这些装饰了他们家居生活的花草,竟然会是落叶生命的延续。

一片落叶打在我脸上,像父亲汗津津的耳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从脸上拿下落叶,认真端详。就像父亲,落叶脉络凸显,干枯焦黄,奔波一生,仍不甘老去,做着最后的努力。落叶不老,那坠落生命的钙、铁,既是生命最坚硬的部分,也是子孙最茁壮的养料。从枝头英姿焕发,到秋天颠沛流离,他纵身一跃,就诠释了生命的全部意义。

晨光熹微。老人奋力扫着街道,聚拢落叶。枯黄的脸颊,汗水津津,浸润了秋水。清洁工的薪水微不足道,他也不差那几个钱,却选择了这苦差,还做得津津有味。他到底为什么呢?还有父亲,为何一定要辛辛苦苦守着老家的几亩田地,而不愿随我进城颐养天年呢?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万籁收声,万象自闲;秋水吞空,秋天一色。我太世俗,“得”不到大彻大悟,“只么得”浮生寒凉,但我知道,哪怕秋天老得叶片落尽,秋色依然不会老。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