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团在亳县之七|骑兵团火速出击追歼敌坦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解放区的老乡为我坦克大队指路。杨玲 摄

1949年1月6日下午3时30分,我军向被包围在陈官庄地区的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1月9日夜,我军全线展开出击,多路突入敌核心阵地,占领了敌指挥中心陈官庄。

杜聿明集团战车独立1团1营在东援黄百韬兵团和南逃陈官庄的过程中被击毁多辆,还有10多辆在包围圈里开不动了,剩下18辆完好的坦克,停在陈官庄指挥所北面的田野上。敌指挥官已得到命令,在万不得已时,坦克要搭载杜聿明和高级将领突出重围。10日凌晨,敌坦克找不到杜聿明,就向西南方向突围,妄图沿永城薛湖、夏邑县张集和会亭一线向驻马店方向逃窜。

敌美制M3A3坦克的攻击、防护能力强大,每辆坦克都装有一门37毫米平射炮和3挺车载重机枪:一挺在炮塔与主炮同轴并行,一挺在炮塔顶部外侧,一挺在副驾驶座前方;炮塔能360度转动全方位射击,可将爬上去的人甩掉;炮塔和车前装有潜望镜和瞄准镜,车内视野开阔;每辆坦克有机枪子弹数千发,且油料充足,坦克发动机都是刚从南京方面空投来的。

1月10日是淮海战役最后一天,也是宣布胜利的那一天,陈官庄杜聿明集团18辆坦克妄图突围,逃离战场。

我军早已在西部设置了几道防线,坚决阻敌西逃。

敌坦克被擒现场。杨玲 摄

步兵截歼敌坦克

10日拂晓,敌坦克首先在包围圈内遇到了步兵。华野9纵27师80团、25师75团攻占了刘河镇张庙台村。战斗刚刚结束,18辆敌坦克从东南跑过来,掩护着步兵从包围圈向外突围,被80团用手榴弹、小炮、轻重机枪打毁了3辆,跟在敌坦克后面的步兵也被我军消灭。

剩下的15辆敌坦克向西北突围,路经孙厂时,9纵75团3营7连3班长宫锡涧拿着手榴弹敏捷地爬上了正在开动的坦克,接连用手榴弹砸炮塔外侧机枪的瞄准镜和顶盖上的潜望镜,又猛地跳下坦克,端起冲锋枪对准坦克观察孔扫了一梭子弹,敌驾驶员只好缴枪投降。

其它敌坦克继续向西跑,在陈楼阵地上,75团担架队的战士们举着手榴弹就冲向坦克,又消灭了2辆敌坦克。

惊恐万状的敌坦克落荒向西奔进,就在向西不及数里的25师74团阵地上,战士们又擒获了一辆。

当坦克西进20余里开进25师73团(济南第一团)阵地时,只剩下11辆了。3营机枪连8班长、火箭筒射手陶仁祥扛着火箭筒就迎面冲上去,只发了一个穿甲弹,准确地打中了坦克右侧的前端。就这样,敌突围的18辆敌坦克被步兵截歼了8辆。

1月10日天大亮时,特种兵纵队坦克大队赵之一大队长接到命令:敌人约有20辆坦克在天亮时向西北方向突围逃跑了,令坦克大队火速配合骑兵和步兵追击。

早8时,在刘河镇孙厂西南的倪双楼,9纵25师73团派出一个连,集合了全团所有缴获的火箭筒,集中了30多名火箭筒手和冲锋枪手,登上一辆装甲车、一辆卡车和我坦克大队4辆坦克,开始追歼向西突围的10辆敌坦克。

坦克大队沿着敌坦克的履带印,经两个多小时向西前进了30多公里。途中缴获了一辆陷入泥里的敌坦克,还抓了一个俘虏。

沿途很多解放区的老百姓见到解放军的坦克来了,都亲热地跑来看,纷纷指点敌坦克逃跑的方向。敌坦克沿途有的陷入泥沟,有2辆被地方武装在胡桥等地俘获,剩下6辆逃至夏邑县会亭镇附近。

坦克大队根据华野司令部在地图上的标记和老乡的指引,向夏邑县会亭镇开去。

被缴获的敌坦克开离战场。杨玲 摄

骑兵团闻令追击

敌坦克的逃窜引起了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高度警惕,他们判断杜聿明有可能躲在坦克内。当时华野特纵骑兵团奉命在陈官庄西北的夏邑县会亭镇附近担负战役警戒任务,恰好在敌坦克突围的路线上。

华野司令部于10日拂晓向骑兵团发来紧急电报:“杜聿明很可能在逃窜的坦克中,务必拦截。”骑兵们接到命令后摩拳擦掌,立誓坚决完成任务。团部命令第3、5、9大队分头向陈官庄方向搜索前进,1大队留守会亭镇东门外刘大庄待命。

3大队派出的侦察小分队,首先发现坦克。大队长王俭元率队从夏邑郭店镇的关楼沿着一条旧官道向西追击,骑兵们向坦克射击,但敌坦克轻松地抵御了轻武器的射击。在张厂的火神庙附近,一辆敌坦克掉进了沟里,3大队擒获了第一辆敌坦克。

剩下5辆敌坦克可能意识到走错了路,调转方向,向会亭镇东南逃窜。当敌坦克经过1大队驻地刘大庄1000米处时,被2区队副区队长王广华首先发现。1大队长兼教导员孟昭贤令吹响紧急集合号,率2区队首先向坦克群冲击,传令1、3区队火速跟上。于是1大队拦头,3大队在后面追击,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由于骑兵团在淮海战役中一直执行特殊任务,多数骑兵没见过坦克,不了解坦克的特点,也没有缴获过反坦克武器,因此尽管火力很猛烈,对坦克却不起作用,敌5辆坦克继续向南逃窜。

这时,团参谋长程朝先下令:“传令各大队,冲上去,炸掉它!”骑兵们急了,骑上马紧紧追击坦克。

在会亭镇东南野地里,又一辆敌坦克陷入泥塘,王广华冲在最前面,他先向坦克投了两颗手榴弹,直接从马上跳上了敌坦克,随后班长蒋步宽和郭长青也跳上了坦克,他们折弯了天线,砸坏了潜望镜。忽然,敌坦克炮塔转了起来,骑兵们站立不住,跳下坦克趴到地里。这时,敌坦克停下来,一名个驾驶员钻出来往前面的坦克跑,被王广华一枪打中了嘴巴,负伤被俘,敌第二辆坦克投降。

敌坦克本来要从会亭镇东边向南突围,因遇到一条小河,只好向西开进。到达业庙乡北侧时,副班长王金亮和李学良纵马跳上了最后面的敌坦克。骑兵乘马与敌坦克在行进中并驾前行,骑兵若没有精湛的马术技艺是不可能准确跳上坦克的,这两位骑兵都是抗战初期河南省睢(县)杞(县)太(康)地区的老兵,马术高超。他俩用手榴弹敲打坦克顶盖,高喊让敌人投降,突然前面的敌坦克用机枪向后扫射,王金亮摔下坦克身负重伤,刚运到后方就牺牲了,李学良也负了伤。

剩余4辆敌坦克继续向西南逃跑,骑兵仍然紧紧追击。由于骑兵们手中没有反坦克武器,歼灭敌坦克难度非常大。

当敌坦克行至业庙乡的谢寨、步桥一带,忽然前面遇到一条小河沟,敌坦克怕陷入河中,突然调头,与追击他们的1大队形成面对面,用平射炮和机枪猛烈开火,疯狂反扑。

骑兵们急忙下马,在一片坟地散开,集中火力向敌坦克还击。班长、机枪手蒋步宽和弹药手李振香在坟头上架起机枪,对准坦克扫射。战士张友金看到坦克上的炮口正转过来对准他们,连忙对蒋步宽、李振香喊了起来:“快换个地方,当心敌人打炮!”“等我把这梭子打完……”没等蒋步宽的话说完,只听得轰轰几声,两位骑兵被敌炮击中炸飞。班长张怀忠和郭长青也在另一个坟头被敌炮击中当场牺牲,战士汤传厚身负重伤,刚送到后方就牺牲了。

2区队副队长王广华也被敌机枪击中,从肩部到腰部7处负伤,肠子都流到肚子外面,鲜血直流。他脸色煞白,对2区队长王永丰说:“老乡,我不行了,给我家捎个信,我口袋里还有一块银圆,叫我小子好好过……”没等说完,就英勇牺牲了。

这时,1区队长袁化先为减轻2区队的压力,带着战士杜新民迎头拦住坦克的去路猛烈射击。被敌坦克开炮击中,杜新民当场牺牲,袁化先身负重伤,在后方医院腿部截肢后没抢救过来,也光荣牺牲了。

激战一个小时后,望着牺牲的战友,骑兵们愤怒到了极点,纷纷要求和敌人拼命。孟昭贤一面下令把伤员和烈士遗体后送,一面明确表示:“不能硬拼!”

这时,程朝先与孟昭贤研究对策,他们考虑到坦克里的人也要休息,坦克的油会耗尽;刚下完雪,田野里看不清路,坦克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沟里。我们没有重武器对付坦克,不能硬拼,要改变战术,在敌坦克左右紧追不放,但要保持一定距离,使敌人不敢露头、不能休息,逼其投降。

骑兵们找来许多秫秸,用火攻,熊熊的火舌夹带着浓烈的烟雾,直冲向坦克。敌人吓慌了,第三辆坦克被骑兵擒获。

追至码头镇白庙的小常庄时,我坦克大队赶到,加大油门冲了过去,前有坦克,后有骑兵追,敌坦克插翅难逃。

由于严重超员,敌坦克内热得不能忍受;人挤得炮塔无法转动;天线和潜望镜被搞坏了,成了瞎子聋子。被迫无奈,敌副营长吴秀章打出白旗,第四辆敌坦克投降。

追歼敌坦克的1大队在会亭镇姬楼合影。 杨玲 摄

两辆敌坦克亳县境内被俘

骑兵们追到亳县东北杨庄,第五辆坦克陷入沟里,连人带坦克一起被俘获。

最后一辆坦克仍然顽强地向西逃跑。这时,骑兵们的马匹已十分疲劳,许多已跑不动了,不断有人掉队。孟昭贤大队长让1大队2区队长王永丰、3区队副区队长万福才挑选了20余匹体格较好的马,带领王复林、张友田、武学勤、魏金友、张友金等20多名骑兵继续追击。

这时天色渐晚,在亳县芦家庙杨园附近,敌坦克发出几声轰隆隆声响后终于停了下来。大家立即包围上去,王永丰冲在最前面,高声喊道:“大家散开!包围上去,不能让敌人跑掉一个!”王复林等冲到坦克跟前,看到坦克盖子已经打开,爬上去一看,坦克里没有人,却放着成捆的钞票。正在这时,听到坦克旁边有人在哼哼,原来是一个受了伤的国民党军医。

王永丰上前问他:“你们的人到哪里去了?”

“都向前跑了。”听到军医回答后,王永丰立即对身边的张友田命令道:“张友田,你快往前面追!”

张友田喊了一声:“张友金,跟我来!”就飞马向前追去。

这时,月亮已经从东面升起。追了约一里路,只见前面有几个黑影在奔跑。张友田和张友金在马上一面打枪,一面喊:“缴枪不杀!”追到跟前,敌人举起手来,张友田立即问:

“前面还有没有你们的人?老实讲!”

“有!还有!”俘虏们战战栗栗地回答。

张友田让张友金押着俘虏先往回走:“你先把这些人带回去,碰到咱们的人,让他们赶快跟上我!”

这时,王永丰带着几个人追上前来,碰到张友金,了解情况后继续向前找张友田。可是由于在月夜里,视线不好,走岔了道,怎么也找不到张友田。此时马实在跑不动了,王永丰着急起来,用鸣枪的办法和张友田联系,打了几枪,听不到任何回音……

张友田单枪匹马,追敌心切,只顾向前搜索。追到一条三四米宽的河边,河面结了一层冰。张友田担心冰薄经不住马踩,策马顺河道而行,又看到河上有条土坝,骑马过了土坝继续追赶。在月光下,忽然看到前面地上趴着一人,立即高声猛喊:“快起来!不起来我要开枪了!”不等那人回答,张友田从马上直扑到那人身上,顺手搜出一支美式手枪。

“前面还有你们的人吗?”

“有……”张友田一听这话,立即用枪押着俘虏继续往前追赶,在不远处先后又抓到3名俘虏,搜出3支美式手枪,直到确认前面再也没有敌人,他才停下了脚步。

这时,张友田发起愁来,当时他的枪里已经没有子弹了,害怕敌人反抗,又想我一个人押着4名俘虏,跑掉一个怎么办? 他急中生智,连忙骑上马,用手里的冲锋枪指着4名俘虏高声说道:“你们在前面走,可不能跑,要跑的话,我冲锋枪可就不客气了。解放军优待俘虏,你们也不用害怕……”一面走路,他还在一面交代政策,但敌人比他还害怕,乖乖地按照命令在前面走。刚走不远就碰到当地民兵,在民兵们的帮助下他押送俘虏,一直找到1大队的同志。

骑兵团1、3大队从早上8时到黄昏20时,追击敌坦克12个小时,行程100多里,把敌6辆坦克及43人全部擒获。战斗中牺牲了9名骑兵、负伤13名、伤亡了十几匹战马。

我军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从1月6日下午3时30分至10日下午4时胜利结束。1月10日这一天,从拂晓到晚上,华东野战军步兵、骑兵、坦克兵三支不同兵种的部队目标一致、前后延续、相互配合参加了追歼敌坦克的战斗,从陈官庄突围出来的18辆敌坦克全部覆没,一辆也不少。

10日当天下午4时宣布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在欢呼胜利的人群中,没有9位烈士,也没有骑兵们,因为他们仍在追歼逃窜的最后几辆敌坦克直到黄昏。牺牲的9位烈士都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征战沙场的老兵,他们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却在胜利的前夕倒下了,他们没有看到胜利,他们却用生命换来了胜利。

战后,华东野战军首长来电嘉奖骑兵团。1月14日,骑兵团进入萧县西北陶楼地区,召开了追悼与庆功大会。骑兵团给1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大队2区队副区队长王广华被追认为一等功臣。

苏联顾问直呼“不可能”

骑兵团与国民党军的“机械化”坦克部队完全不对等。敌坦克指挥员认为坦克钢板厚、速度快,骑兵没有反坦克武器打不透,突出重围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骑兵们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敢于“亮剑”,最终创造了奇迹,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骑兵打坦克”的传奇战例,被永远载入史册。

战后,被俘的敌坦克兵非常骄横、摔摔打打,敌坦克副营长吴秀章不服气地说:“我们这些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打过败仗,想不到让你们骑兵捉住了,真是世界战争史上也没有听到过的怪事。”

2005年电视剧《亮剑》及1997年5月南京军区文工团创作的话剧、电影《虎踞钟山》,展示了当年我军将领在南京军事学院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装备的精神风貌。剧中学员与教官之间发生的冲突,其素材就取自骑兵团追歼敌坦克的真实故事。

当时,被骑兵团一等功臣王广华烈士打中嘴巴投降的敌驾驶员刘汉荣,曾在德国学习过装甲专业,后成了南京军事学院装甲系教官,而率骑兵追歼敌坦克的1大队长,1954年到学院装甲基本系学习时,遇到刘汉荣上课,闹出了一场小风波。

苏联军事代表团顾问对骑兵打坦克也感到疑惑,开始不相信,说从来没有听说过骑兵能够打坦克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后来又很感兴趣,派人专门来调查,还用摄影机拍摄了打坦克的现场,对此战例惊叹不已。遗憾的是,据说电影拷贝在一次大火中不幸被烧毁。

新华社摄影记者战地采访留下精彩瞬间

杨玲,1922年出生于山东临沂,1939年参加八路军,是我军当时唯一在前线采访的女摄影记者。她与新华社华东前线分社社长康矛召是一对革命伉俪,夫妇两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拍摄了几千张战地实景,留下了精彩的历史瞬间,使之成为真实记录中国革命进程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影像作品和底片已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当年,杨玲是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新华社前线分社、华野特种兵纵队《特种兵》报摄影记者。1月10日凌晨,得知杜聿明可能乘坦克突围逃窜,迅速赶到坦克大队,跳上战车,参加追击敌坦克的战地采访。天未亮,战车出发了,正值零下13℃的严寒,杨玲冒着刺骨寒风,周身凉透,手指发僵,几乎拨不动光圈和快门,沿途拍摄了不少照片,完整记录了坦克兵与骑兵追歼的全过程。

(作者孟秀玲:骑兵25团参谋长孟昭贤之女,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4师分会副秘书长,潜心于新四军历史研究。)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