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大棚长出“金蘑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11月11日,在涡阳县食用菌产业园涡南基地,一座座大棚紧密相连地分布在宽广的田野里,大棚内香菇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采摘、分类、装箱,供应市场,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每天能采摘鲜菇一万多斤,市场批发价每斤能卖到6块钱,经济效益可观。”该基地负责人朱鸿芳说。

近年来,涡南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和资源条件,引进先进的香菇种植技术,在基础条件好、交通便捷的胡碱村建设了一个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棚香菇种植基地。该基地占地28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5栋,年产值超300万元。每年可增加胡碱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人以上。

由于香菇的质量好,该基地的生产销售一直火爆,每天都有商家上门收购香菇。“我们是每2天3次到基地购买香菇,一次能采购1000斤。这里的香菇品相好,口感好,深受广大用户青睐。”采购商陶瑞一边装车,一边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香菇产业的附加值,涡南镇还积极引导胡碱村香菇种植基地大力开展深加工,丰富产品线,拓展市场份额。“随着香菇产业不断发展,下一步,基地将推出香菇干、香菇酱等多种产品,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增加电商销售渠道,让香菇产品走出国门,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创业。”朱鸿芳说。

未来,涡南镇将继续加大对大棚香菇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让香菇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蘑菇”,带领更多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