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与求职实现双向奔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企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近年来,我市为了解决“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采取多种举措推动企业用工和群众求职无缝对接。

开展周三就业、周六人才招聘活动,开展“招聘进镇村”活动,搭建“就业招聘长廊”,举办“就业夜市”,开辟“就业站台”,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常态化播报企业缺工信息,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重点企业优质岗位,开展直播带岗活动。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2+N”各类招聘活动960场,达成就业意向10.6万人次。

在亳州学院和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筑梦江淮”就业人才服务站,组织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政策宣讲等七项活动,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亳州就业。结合我市的主导产业人才需求,我市到省内外高校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人社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2024年以来,累计达成就业意向3600多人。

我市建立健全覆盖培训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持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推动院校和企业建立学校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基地,开设更多的“订单班”“冠名班”。2023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3万人次。

对于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我市及时兑现就业创业奖补政策。通过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发放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等政策兑现奖补资金1.2亿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