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日前,一位市民因“打呼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被紧急送往亳州市中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
家人发现,陈先生在睡眠中“呼之不应” 长达30 分钟,随后将其紧急送医。市中医院急诊科医生查看发现,陈先生呈叹息样呼吸,无自主心跳,双侧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生命岌岌可危。
医护人员迅速开启急救模式,开展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时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陈先生心跳逐渐恢复。检查途中,陈先生再发呼吸心搏骤停,经过二次抢救,最终心率稳定,随后将其收入急诊监护室(EICU)。经多学科会诊,并结合陈先生肥胖且长期打鼾的特点,医生将目光聚焦到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上。后经进一步检查证实了这一推测:陈先生上呼吸道多处结构异常,肺功能呈现轻度限制性通气障碍,而睡眠测试则给出 “重度呼吸功能紊乱、重度低氧血症”的结果,明确陈先生所患为重度OSAHS。
确诊之后便是针对性治疗。先是机械通气治疗,经过三天的精心照护、精细调整呼吸机参数保障氧供与二氧化碳排出,陈先生成功脱离呼吸机。又经过后续的治疗和医生给予的科学指导锻炼,陈先生逐步恢复意识,回归正常生活。
亳州市中医院医生提醒,很多人觉得打鼾只是小事,可实际上它的危害不容小觑。反复的睡眠中气流暂停和减少,源于上呼吸道狭窄、塌陷,会造成间歇缺氧、高碳酸血症,进而影响心脏、大脑等全身多器官功能,与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紧密相关。甚至可能像陈先生一样引发呼吸心搏骤停这种极端危险情况。
据了解,肥胖、高血压、颌面结构异常等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危因素,如果身边家人有长期打鼾、憋气憋醒、注意力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千万别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睡眠监测排查隐患。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等,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