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声音】勇担当善作为 听民声解民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人大代表马山:立法保障群众乘梯安全

“越来越多的市民住进了电梯房,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和出行。然而电梯安全和定期维护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市人大代表马山建议,要通过立法,加强电梯安全监管,保障群众乘梯安全。

马山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势在必行。因此,他建议,要制定出台《亳州市住宅小区电梯安全条例》,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建立电梯安全监管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检验质量到位、使用管理到位;加强电梯定期维保,通过检验数据比对分析运营中的电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消除风险隐患,修复故障,确保电梯安全运营。

马山还建议,要加强电梯安全宣传,推动电梯安全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在居民小区开展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等,教育引导广大小区居民正确使用电梯;加大电梯安全监管技术人员和维保人员培训,保障电梯使用安全、保障群众乘梯安全。(记者 武景)

市人大代表王蓓蓓:加大外卖食品监管力度

“当前,外卖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这繁荣背后,外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刻不容缓。”市人大代表王蓓蓓说。

王蓓蓓建议,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一方面要严格商家准入门槛,市场监管部门要联合外卖平台对申请入驻的商家进行严格审核,并对其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大抽检力度,定期对商家的食材、加工过程、成品进行抽检;对于抽检不合格的商家,依法进行严厉处罚。要建立食品溯源系统,从食材采购、加工、配送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迅速追溯源头,及时采取措施。

王蓓蓓还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外卖平台的监管,要求平台定期对外卖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对商家和配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记者 武景)

市政协委员刘梅:家政服务业应提质扩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家政服务已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刚需。”市政协委员刘梅表示,家政服务业需要提质扩容。

“家政服务业水平参差不齐、找家政保姆需要靠运气、凭缘分的现象仍然存在。”  刘梅表示,当前,家政服务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存在供需矛盾突出、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员工流动性大等制约发展的现实难题。

刘梅建议,将家庭服务供给侧的专、兼职家政服务员与需求侧有效整合、无缝匹配,并及时进行服务质量反馈。支持家政企业举办职业技能教育,建设家政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平台,把家政企业打造成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在社区设置家政服务网点,公示家政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价格、联系电话等信息,便于群众选择。“现代的家政服务也应该多元化、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通过不断培训,反复实践,让更多的人加入家政服务行业。” 刘梅说。(记者 赵琳琳)

市政协委员怀凯:推动亳州药膳出彩出圈

养生药膳,可以说是亳州最具特色的品牌之一。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怀凯就把目光聚焦在亳州养生药膳品牌打造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药膳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亳州养生药膳的品牌正在打响,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怀凯说,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养生药膳品牌文化特色的宣传;完善发展政策策略;深化与康养资源整合,开发高效的营销模式和信息平台等,以提升养生药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出彩、出圈。

如何加快打造亳州养生药膳品牌?怀凯建议,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加强对药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完善行业标准,制定药膳产品的原料搭配目录。加强市场开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拓展药膳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出台支持药膳产业发展的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药膳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文化活动等渠道,加强药膳品牌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药膳养生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记者 赵琳琳)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