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适老化服务体系托起“夕阳红”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截至3月底,全市60岁以上参保群众达116.57万人。怎样让老年群体就医更方便?围绕这个民生课题,市医保局聚焦老年群体高频医保事项及服务场景,着力打造覆盖全链条的适老化服务体系,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便捷、贴心的医保服务。

医保部门组织业务骨干下沉老年人聚集较多的社区及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指导老年人申领和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同步推广医保亲情账户、医保钱包等功能,增加操作引导提示,帮助老年群体享受医保智慧结算红利。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下沉服务1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面对面指导老年群体1280余人。

我市在医保服务窗口、乡镇医保办、村医保站等医保经办场所设置老年人“绿色窗口”,配备老花镜、轮椅等便民设备,印制适合老年群体阅读的大字版办事指南,保留老年人熟悉或习惯的纸质凭证服务。针对信息化操作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引导,做好医保政策解读、自助设备操作、线上服务操作、表格填写等帮办代办服务,实现接待、答疑、受理、办理、反馈全程指导。1-3月,全市医保服务窗口累计接待老年群体2500余人次,办理各类医保事项3600余件。

我市还进一步优化慢特病办理流程,为高龄患者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在材料充分、符合鉴定条件情况下,即时办结,免去鉴定等待时长,消除老年患者用药“等待期”。1-3月,累计为9258名60岁以上患者即时办理门诊慢特病,结算14546人次,医保基金支付345.82万元。开通异地就医备案多渠道办理,方便老年群体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解决“候鸟式”老人就医就诊顾虑,累计为老年群体办理异地就医备案3108人次。

此外,以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医保部门畅通与各部门的沟通渠道,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对退休职工医保待遇予以适度倾斜,提高门诊和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减轻老年群体医疗负担。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