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正值盛夏,漫步在立仓镇薛庙村的千亩荷塘里,目之所及,皆是一望无际的莲花。那是一片连绵不绝的花海,绿叶与粉花交织,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细细端详莲花。那花瓣,粉白相间,俨然少女羞红的脸颊,娇嫩而柔美。粉,不是那种张扬浓烈的艳粉,而是淡淡地、浅浅地,似天边的晚霞晕染开来;白,也并非单调的素白,而是透着一丝温润的光泽,如羊脂玉般细腻。花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边缘微微卷起,像是精心雕琢的蕾丝花边。凑近鼻尖,一股淡雅的香气萦绕而来,不似玫瑰的浓郁热烈,也不像茉莉的清新甜腻,而是一种清幽的、若有若无的芬芳。

莲花不仅以其美丽的外表和迷人的香气打动人心,更有着诸多实用的功能。它的根茎——莲藕,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脆嫩的莲藕,无论是凉拌、清炒,还是煲汤,都别具一番风味。凉拌莲藕,爽口开胃,在炎炎夏日里,是一道绝佳的消暑小菜;清炒莲藕,保留莲藕的清甜与脆嫩,口感丰富;莲藕煲汤,则汤汁浓郁醇厚,营养丰富。莲花凋谢后,莲蓬逐渐成熟,里面的莲子,更是滋补佳品。新鲜的莲子,清甜可口,直接食用,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晒干后的莲子,可用来煮粥、煲汤,具有养心安神、益肾涩精等功效。荷叶也不容小觑,它不仅可以用来包裹食物,增添独特的清香,还能制成荷叶茶。荷叶茶清香解腻,具有清热解暑、减肥瘦身等作用,深受人们喜爱。

看着满池的莲花,我的思绪不禁飘向遥远的古代。周敦颐的《爱莲说》隐约在耳畔响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笔下的莲花,是君子的象征,它身处污浊的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与高雅;它在清水的洗涤下,不显得妖艳媚俗;它的茎中通外直,不生蔓,不长枝,象征着君子的正直与豁达;它的香气远播,愈发清幽,它亭亭玉立,只可远远观赏,而不可随意玩弄,尽显君子的高洁与庄重。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跨越千年的时光,依然在人们心中回荡,让莲花成为高洁品质的代名词。

除了周敦颐,古代还有许多诗人对莲花情有独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壮丽景象。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荷叶,与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艳的荷花,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恢宏的画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这句诗,又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初夏时节,小小的荷叶刚刚露出水面,一只蜻蜓便早早地停立其上的灵动画面,充满生机与趣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汉乐府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水乡采莲时的欢乐场景,莲叶茂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自在地嬉戏,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如今的立仓镇,在保留莲花那份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将莲花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龙虾荷花休闲文化旅游节。每到莲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便成为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人们徜徉在莲花花海之中,感受着莲花的美丽与芬芳,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莲花、荷叶、莲子、藕等产品,也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

站在莲花花海前,看着眼前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莲花,想着它承载的千年文化,以及为这座村子带来的繁荣与发展,一朵朵莲花,点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