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羊一碗汤,不劳神医开药方”。
在涡阳县龙山镇的街头巷尾,这句老话藏着当地人最执拗的盛夏仪式——一碗咕嘟冒泡的羊肉汤,是刻在骨子里的味觉记忆,更是穿越千年的生活智慧。
商家在展示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这碗汤,藏着龙山人的养生哲学。盛夏喝羊汤,看似反其道而行,实则暗藏玄机:温热的汤汁滑入喉咙,既能清热解毒、暖胃生津,又能温阳散寒、唤醒食欲。在龙山人眼中,它是男人豪情的注脚,一口入喉浑身通透;也是女人柔媚的秘方,慢品细尝间滋养气色,一碗汤喝出岁月静好。
一锅好汤,是时间与匠心的共谋。选羊必得是山地散养的上等山羊,肉质紧实带着自然的鲜甜;配料更藏着不传之秘,多味中药与十余种香料按古法配比,在汤锅中慢慢舒展;炖煮时用少量清水大火焖煮,让羊骨与中药的精华牢牢锁在汤里,锅底咕嘟作响时,热气从锅盖缝隙钻出来,带着勾人的香,把原汁原味熬得愈发地道。
待到出锅时,刀工是最后的点睛之笔。羊肉切得薄厚均匀,再浇上奶白醇厚的老汤,撒一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芫荽,瞬间香气四溢。先抿一口汤,鲜香即在唇齿间流走;再嚼一块肉,嫩得恰到好处,热流从胃里蔓延到全身,谁能抗拒这碗熨帖身心的暖?
龙山镇的羊汤江湖里,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富苗羊汤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那口地道的老汤,啃羊骨、炖羊血更是食客必点的“隐藏菜单”。天还没亮,馆子里就已热气腾腾,传承人张富苗正麻利地给客人盛汤,“每天至少宰10只活羊,客人从早排到晚!”她笑着说,店里帮工的都是邻村乡亲,每月3000元工资,既能顾家又能挣钱,“俺家几代人守着这口锅,卖的是汤,更是老字号的念想。”
如今,这碗汤正熬出乡村振兴的新滋味。龙山镇政府为羊汤馆搭起了戏台:贷款解了资金愁,培训班教了新手艺,特色产业集群逐渐成形。灶台前的烟火越旺,乡亲们的腰包越鼓——一碗汤熬热了一条街的日子,也熬出了乡村里的红火和希望。 (曹文萍 朱东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