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珍: 在田间地头践行使命担当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会议就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等作出部署,让我印象深刻。”列席全会的基层一线代表、东至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李秀珍说。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我省坚决扛牢粮食保供责任,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为主攻方向。其中,作为省级稻油指挥田创建县的东至县,水稻种植面积50余万亩,主要为油稻和麦稻模式。

李秀珍介绍,针对本地茬口紧张、机插率低、直播草害难防除等问题,东至县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重点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栽插等技术,2025年实施水稻单产提升“揭榜挂帅”项目,集成应用“半钵体育苗+机械插秧+导航”技术路线,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

高素质农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支重要人才队伍,培育高素质农民就是培育农业的现在和未来。李秀珍告诉记者,东至县持续多年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创新“室内培训+实地教学+跟踪指导+重点扶持”模式,让技术培训走出教室,让学员亲自动手实战比拼,年均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人次以上,为农业输送大量实用型人才。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将扎根基层,立足本职,在田间地头践行使命担当,服务‘三农’,助力江淮粮仓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李秀珍表示。

(本报记者 许昊杰)

(责任编辑:马明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