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彭雪枫(右)与张震在板桥集战斗中击落的日机残骸前留影。资料图片
静立在蒙城板桥集战斗纪念碑前,昔日的炮火声仿佛就在耳边,透过硝烟弥漫我们看到了英勇的战士们的身影。他们的厮杀声、呐喊声响彻漆园大地。在争取民族解放,反对侵略,保卫家园的历程中写下不朽的篇章。追寻历史的记忆,我们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震撼心灵,捍卫尊严。
强化防务 抵御外寇
1940年,侵华日军依仗装备精良大举进犯。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作战,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发生在蒙城的板桥集抗日保卫战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战例。
板桥集抗日保卫战又称涡北板桥集战斗,在《新四军第四师大事记》、《安徽党史》、《漆园古今》中均有记载。可见此次战斗的震撼性。据蒙城党史办原主任慕占民回忆:1940年8月,根据中央指示,以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六支队,与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三四四旅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下辖四、五、六旅和一个特务团,共17000余人,由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这时,我抗日根据地从淮上,经涡北到肖县、永城已连成一片,直接威胁着陇海、津浦铁路线和阜蚌公路沿线日伪军的反动势力,是插入敌人腹部的一把尖刀。而板桥集是蒙城县东北15公里处的重要集镇。
据《蒙城党史》载:蒙城涡北重镇板桥集,北依淝河,与宿县南坪集相连,东靠乌集、瓦埠,与怀远县为邻,西有唐集、坛城,与涡阳县的曹市集相通,宿蒙公路从板桥集中心通过。这里交通方便,日过往客商达2000余人,是淮上通往肖县、宿州、永城、夏邑根据地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淮上地区开辟后,成立了中共蒙北工委和板桥区抗日民主政府。滕海清旅长率领的八路军四纵队第五旅警卫营和旅部机关工作人员进驻板桥,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淮上新区的开辟,似插向敌人的尖刀,引起日军的不安和恐慌。1940年11月,敌人纠集兵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开始了对淮上地区的扫荡。16日,宿县、蚌埠日军500人与驻南坪的伪十五师1000多人,沿宿蒙公路向板桥集进犯。同时,另有日伪军3000多人,当晚也集结在南坪、临涣一带,作为后续部队西犯蒙城、涡阳。这时,驻板桥集的仅是四纵五旅旅部和警卫营的三个连及板桥区队几十人武装。当时的作战部署是:警卫营第十连守南门至西南角炮楼,十一连守北门,十二连守东门至东北角炮楼。五旅十三团的一个营于集西北大赵家待命。板桥区政府干部和区队做后勤救护工作。
保卫家园 痛击日军
17日晨2时左右,进犯的日伪军与在板桥集东北乌集设防的五旅警戒排接触,战斗打响。8时许,警戒排撤回板桥集北5里许的第二道警戒阵地,敌人跟踪而来,激战一个多小时后,警戒排撤入集内。滕海清旅长迅速查清了敌情,立即做了守备部署,各连队快速到达指定位置,做好了战斗准备。10时,日伪军沿东大沟迂回,汽车、坦克沿公路运动,从东、南、北三面包围板桥集。敌人先以伪军打头阵,从东南角和南面发起进攻,接连被警卫营击退,敌伤亡几十人。下午1时许,眼看伪军的进攻不能得逞,几百名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对板桥集发起了疯狂冲击,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一度攻上了阵地围墙,但又被警卫营英勇拼杀用肉搏战给打了下去。直到下午4时,敌人的连续进攻均被击退。敌人见攻集不成,便调动北面和南面的部队向西移动,企图四面包围板桥集。滕海清旅长及时发觉了敌人的阴谋,分析如果警卫营被包围在集内,兵力单薄,加之援兵未到,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当即决定部队从集西门撤出,与驻集西北十三团的一个营汇合,保持与敌人抗衡,寻机打击敌人。部队撤出后,当晚四纵司令部作战科长白浪率纵队特务团赶来增援,传达上级指示:板桥集是宿蒙线上的重镇,不能让给敌人,要连夜夺回。于是部队进行了简短动员,晚11时又开赴板桥集周围,五旅两个营加上纵队特务团,从东、南、西三面展开了进攻。此时,敌人已在集内加固了工事,加上月光明亮,又缺少登墙工具,虽用4个营的兵力进攻,但在敌人密集火力封锁下,仍未能攻入集内,并伤亡几十人。鉴于敌情变化,五旅停止攻击,主力撤出,只派少数兵力保持与敌接触,以消耗疲惫敌人。
18日拂晓,集结在南坪的3000多日伪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南坪经双堆、陈集、王集向双涧前进,该路敌军在王集附近与攻打板桥集撤下的四纵特务团遭遇。特务团发挥近战的威力,杀入敌阵,打毁敌坦克、汽车数辆,并击落敌九八式三八五号轻型轰炸机一架(昭和十四年二月造),敌机坠毁于涡北石山子,驾驶员3人当场毙命。另一路日伪军从南坪经芦沟、赵集、唐集南向小涧方向前进,在唐集南与五旅两个营相遇。两营迅速抢占村庄有利地形,展开阻击战,并击毁敌汽车数辆。据王化民老人回忆:击毁敌机坠落在石山子以东,全集以北。战斗结束后,我军即向东南的双涧移村和怀远的龙亢一带转移。
在板桥地区八路军四纵队共进行了守备、进攻、遭遇、阻击等作战,历史上统称这次战斗为板桥集战斗。此战历时两天,取得了辉煌战果,毙伤日伪军400余人,击落敌机一架,击毁敌坦克两辆、汽车17辆,缴获部分军用物资。板桥集战斗意义重大,此战是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部队与敌军的一次大兵团作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四纵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锻炼了参战部队,充分显示了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战斗力,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争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