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灵动身姿:南湖畔舞龙队演绎传统文化活力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清晨6点的市区市政公园南湖畔,微风拂过湖面,带起层层涟漪。岸边却早已热闹起来——数十位身着运动装的中老年人手持彩带,随着节奏腾挪辗转,一条长长的彩带在人群中来回游动,宛如真龙戏水,引得晨练市民纷纷驻足。




舞龙队演练现场。

这支活力四射的队伍,是成立近一年的789南湖舞龙队。据队长梁艳介绍,去年8月,热爱运动的她在亳州舞龙协会接触到舞龙项目,因为自己常在南湖带领大家跳健美操、徒步,便萌生了在南湖畔组建舞龙队的想法。“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锻炼身体,多好!”她从舞龙协会邀请了专业教练,手把手教大家基本技法。

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如今的百余人,队伍的壮大超出了梁艳的预期。“都是附近的中老年朋友,一开始觉得新鲜,试过之后就爱上了。”队员们每天雷打不动地分两班练习:清晨6点至7点,傍晚7点半至8点半,市政公园的广场成了他们的“训练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常见的舞龙彩带,一位队员正挥舞着近3米长的杆子,彩带在他手中如行云流水,时而化作“龙摆尾”,时而变为“龙抬头”,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引得众人叫好。“这是长杆龙舞法,更考验臂力和协调性。”梁艳笑着解释。

队员们坦言,舞龙带来的不仅是乐趣,更有实打实的健康收益。“有队员以前颈椎老不舒服,舞了半年龙,现在转动脖子都灵活多了。”58岁的队员卞立君说,这项运动对腰椎、肩周和手臂都能起到锻炼作用,“比单纯散步有意思多了”。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舞动的彩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龙舞者们用灵动的身姿诠释着传统民俗的魅力,也书写着属于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新篇章。(记者 曾莹莹 实习生 满芮孜 文/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