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收益为困难群众养老“加码”

利辛县城关镇试点探索社保提质新路径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没想到村里帮俺们交了养老保险!以后养老有了多份保障,心里踏实多了。”37岁的利辛县城关镇武寨村低保户管晓梅拿着缴费凭证感慨道。管晓梅的养老保险最近三年都是按照6000元档次缴费,如果按照每年6000元档次继续缴到60岁,加上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和利息,预计60岁后每月能领到1500元左右的养老金,老年生活将得到充分保障。

近日,利辛县城关镇试点探索“集体收益反哺养老保险”模式,该镇武寨村、蒋庄村从集体经济收益中分别支出1.46万元、1.06万元,为126名困难群众按每人200元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笔集体账上的“小支出”,不仅换来了群众的“大实惠”,更将激活村民参保热情,推动养老保险高档缴费比例显著提升。

近年来,利辛县城关镇将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头号工程”,通过盘活资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2024年全镇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此次试点探索“集体收益反哺养老保险”模式,确保了发展成果惠及最需帮扶的群体。

“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于民。代缴养老保险既缓解了困难群众缴费压力,又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居民选择高档缴费。”利辛县城关镇党委书记陈峰表示,此举实现了“产业兴—集体强—民生旺”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目前利辛县城关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已达22499人,人均缴费1103.69元,其中2000元以上高档次占比13.19%,均居利辛县第一。

“过去很多群众只缴最低档,现在看到集体代缴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高档缴费。”该镇社保所工作人员汝光辉表示,高档缴费意味着未来养老金水平将显著提高,真正实现“多缴多得”。

下一步,城关镇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把这一做法覆盖至全镇19个村。“我们正制定差异化补贴方案,对集体经济强村鼓励提高代缴标准,对薄弱村给予适当扶持。”陈峰表示,此举将为亳州市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提供基层经验。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利辛县城关镇探索了一条“集体赋能+社保提质”的新路径,为全市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人社部门将进一步探索集体补助、社会资助等多元化筹资机制,助群众养老“加码”。(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贾士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