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看病”,有了电子健康档案

全市234家汽修企业完成数据实时对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全市纳入系统的234家汽车维修企业已全部完成与省级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时对接,为车主查询车辆维修历史、实现透明消费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据悉,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是交通运输部部署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通过为每辆车建立“一车一档”电子维修记录,可实现维修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对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维修服务质量、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管部门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该项工作落实。明确市县(区)两级运管机构职责,实施专人专项负责,积极向维修企业宣传政策内容与系统优势,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对接与日常上传中的技术问题,畅通沟通机制,有效提升企业配合度和系统操作能力。加强督促指导,对进展滞后或数据异常的县区及时预警、现场督查,确保各维修企业每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数据上传任务。

截至目前,全市纳入系统的234家一、二、三类维修企业已全部完成与省级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时对接,企业月度数据对接率和数据上传率均达到100%,实现“双百”目标。全省仅有两个地市实现全量企业对接与完整上传,我市为其中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系统应用,加强数据质量核查与价值挖掘,推动维修信息在行业管理、企业运营和车主服务等多个层面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我市汽车维修行业更高质量发展。”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张珍 通讯员 龚清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