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小区新换的电梯又稳又静音,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8月23日下午,在谯城区丰水源清华苑小区,居民胡海兴指着电梯告诉记者,今年,该小区14部老旧电梯全部换新,居民“上下楼”的安全与便捷得到显著提升。
丰水源社区组织召开议事协商会商讨电梯换新。
老电梯故障频发
清华苑小区建成于2004年,是谯城区较早的商品房小区。胡海兴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多部电梯逐渐暴露出运行不稳、部件老化等安全隐患。
“电梯门有时候关不上、有时候开不了,运行起来声音很大,晃动不止,按键失灵、楼层错乱……”胡海兴一一细数老旧电梯曾发生的问题,“最让人担心的是电梯突然下坠,导致人员被困。我家小孙子就因为害怕被困,从来不肯单独坐电梯。”
作为在小区居住了21年的老住户,即便记性再好,胡海兴也已记不清电梯维修过多少次。“我们多次集资维修,从小修到大修,每户出的钱从最初的几十元,到后来的一二百元、五六百元,甚至两三千元,花费着实不少。”
“这两年电梯坏得更频繁了,有时候甚至刚修好,维修人员还没走到小区门口就发现电梯又坏了。”清华苑小区物业经理苏伟说,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太大了,停运更换刻不容缓。
议事协商谋更换
了解到清华苑小区的老旧电梯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后,2024年6月,谯城区汤陵街道丰水源社区组织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召开议事协商会。
“小区的电梯换不换?”“换。”一番讨论之后,居民代表们对老旧电梯更换问题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然而由于清华苑小区建设年代较早,没有公共维修基金了,更换电梯的钱,从哪里来?该小区现在租户较多,很多人不愿意分摊换新费用。
转机出现在2024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重点支持使用时间超过15年、不符合现行安全标准、运行故障率高、居民更新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使用时间超过15年、故障率高的电梯可以申请换新,清华苑小区正符合条件。如何用好政策红利?丰水源社区再次组织召开议事协商会,与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共商申请办法,大家集思广益将复杂条款“掰开揉碎”解读,精准传达到户。
“在居民代表充分知情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社区帮助整理申请材料。2024年11月,我市首批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名单公布,清华苑小区的14部老旧电梯全部成功入选,居民不用出钱就能换新电梯了。”丰水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贺介绍。
居民乘坐新电梯上下楼更便捷更安全。
全部换新齐点赞
今年5月,清华苑小区开始进行老旧电梯更新施工。施工中,各种问题随之涌现:安装时间节点、拆装顺序、老弱病残孕等困难人群生活怎么保障?这一次,丰水源社区在组织召开议事协商会的基础上,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党员代表等人,上门走访摸排居民需求,现场协商,制定错峰施工表,明确受影响单元拆旧、安装时间节点,有序加快推进施工过程。
“从进场到完工,老旧电梯更新仅用30天,比原定工期提前了12天。施工期间未发生一起投诉,所有问题都在议事协商阶段得到了解决。”胡海兴高兴地说,电梯换新后,大家出行方便了,安全感也提升了。杨贺告诉记者,新电梯投用一个多月了,近期他们准备再组织召开一次议事协商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电梯更新事件进行评议,同时征求后续电梯维护管理建议。从老旧电梯更新,到自来水进水管道更换、消防设施配备……丰水源社区已经采用议事协商办法解决了多个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和“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
如今,“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党群议事协商机制在全市基层“遍地开花”,涌现出“老书记工作室”“马扎”议事会、板凳会、院落会等“党建引领·‘亳’采众议”特色品牌矩阵,成为群众共议“身边事”、凝聚共识的直接路径。通过“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为群众办事、邀群众评事”,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推动治理难题在一线化解,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升温。(记者 张珍 武景 通讯员 刘海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