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从申请贷款到放款,时间很快,授信额度高、利息低,为我们拓展业务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近日,安徽同仁同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秦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了药都农商行的贷款支持,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秦宇介绍,该公司主要经营中药、西药等药品销售,为药房、诊所以及中小医院供货。“我们采购药品需要付现款,但是医院、药房是先用药品再付款,近期回款越来越慢,现金流有些紧张,再加上想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向药都农商行申请了贷款。”
安徽同仁同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次贷款,药都农商行新兴支行收到该公司的贷款申请后,按照“311”融资工作法,做到“3日内快速对接、1周内尽职调查、1月内作出授信990万元的决定”。
“效率非常高。”秦宇说,他们已经开始使用贷款进货了。
安徽同仁同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顺利申请贷款扩大规模,正是我市以普惠金融赋能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我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推动银行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员制度,实施‘311’工作法等一系列举措,旨在全链条打通小微企业堵点卡点,推动金融政策和金融资源直达市场主体,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亳州金融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永刚介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截至7月末,通过该机制累计授信627.07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其中累放首贷户0.12万户,位居全省第2位。
针对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部分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细化工作举措,探索建立推动信贷资源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的长效机制,创新授信模式,优化金融产品,强化科技赋能,以高质量金融供给精准助力企业主体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燕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80.5亿元,撬动法人金融机构新发放小微贷款510.3亿元。同时,积极推动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为中小微企业构建精准信用画像,累计为1047户企业发放资金流贷款41.84亿元。持续指导银行机构差异化定价,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7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4%,同比下降64个基点。
在优化金融产品方面,我市针对中医药、科技创新、农业等领域创新推出“焕新e贷”“科技e贷”“皖质贷”等金融产品16个。推进“新农贷”试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新农粮食贷、新农科创贷、新农绿色贷等8大类信贷产品,构建服务农业产业信贷融资的“新产品矩阵”。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累计为161户农业主体授信8.97亿元。
据悉,7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79.5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破千亿大关,达1004.1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平均水平,为稳企业、保就业、惠民生提供坚实保障。(记者 张珍 通讯员 邓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