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仙乡” 之称的来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绍义

亳州有句民谣“涡河湾里出神仙”,足见仙乡之说由来已久。

亳州因历出老子、陈抟等仙人,称仙源之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知亳州时,自称“仙翁”,称亳州为“仙乡”。他在《答子履学士见寄》一诗中始有此称,其诗曰: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日月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他身居仙乡,感到自己也成了仙翁。请看他《郡斋书事寄子履》一诗:

使君居处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

雨过紫苔惟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

白醪酒嫩迎秋熟,红枣临繁喜岁丰。

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

欧阳修不仅自称“仙翁”,他甚至还想终老仙乡。《戏书示黎教授》一诗说:

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

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槐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陇亩,誉阑吾欲返耕桑。

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

欧阳修身居仙乡,自称仙翁,似乎觉得自己已经位列仙班了。他的《太清宫烧香》写得颇有风趣:

清晨琳阙耸巑岏,弭节斋坊暂整冠。

玉案拜时香袅袅,画廊行处珮珊珊。

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

我是蓬莱宫学士,朝真便合列仙官。

欧阳修称亳州为仙乡,是对亳州的莫大赞誉,同时也说明了亳州历史上的辉煌和地域上的优越。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