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是一剂良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闫成军

俗话说:“五十七八,退休回家;六十七八,养鱼养花;七十七八,溜溜达达。”人们普遍认为,早退休,过着养花种草的悠闲生活有利于长寿,其实未必。我的舅舅,退休前身体挺好,但退休后不久,便和药罐子相依为命。在报刊媒体上常看到,有些老人,离退休仅几年就撒手归西了。他们之所以快速衰老,主要原因是他们生命的车轮突然爆裂,不堪重负。

我的姨妹四十多岁,生活在农村。丈夫死得早,她独自拉扯着几个孩子。整天缺衣少食,日夜操劳,虽然人看上去很苍老,但身体健康。她说:“只要有事做、有活干,就感到快乐充实。”或许,这就是忙碌中得到的乐趣,她没有时间生病。

对有些人来说,唯有工作才是生命的精髓所在,唯有忙碌生命才更有韧性、更快乐和健康。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他79岁时,自豪而风趣地宣布:“我已是135岁了。”科学家向来是以严谨著称于世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爱迪生的发明生涯从16岁到84岁。68年中,他拥有2000多项造福人类的发明,同时还积攒了超出常人多倍的时间财富:16岁至60岁,爱迪生通常每天工作18至20小时;60岁后,人们劝他减少工作量,但他每天仍然要干16小时;80岁后,他依旧坚持白天准时去实验室,一干一整天,晚上回家还要读3至5小时的书。直到1931年8月,84岁的他病倒在实验室里才停止工作,两个多月后与世长辞。和常人相比,他的生命成倍延长了,寿命大大增长了,他将79岁加成135岁可以说不是什么“数字工程”,没有一丁点儿水分,完全合乎情理的。在忙碌中享受生活,在忙碌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这就是有质量的生活。这就是扬起健康生命的风帆。

俗话说:闲散犹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良好的情绪是维护正常生理因素。一个人如果终日没有一点儿压力,无所事事,就会在闲散中慢慢磨去锐意,钝化志趣。适当的忙碌可以让人富足;忙碌可以让人充实,忙碌也可以让人忘记空虚、孤寂、忧愁,自然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比金子还要贵重。”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忙碌的工作可以排解人们的孤独感与忧愁感,能增添生活情趣,给人带来欢乐和充实,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仅有益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

老年朋友离退休后,不妨继续发挥余热,可聘任到适合的单位继续工作,与各种人保持联系,会有被这个集体所需要的归属感,也可选择自己所爱,琴棋书画,花鸟鱼虫,体育运动等等。做到有事可做,有趣可寻,有乐可获。保持精神世界的充实,这样一来,可以减缓衰老,延长寿命。使自己老年生活变得充实、快乐、有滋有味,生命之树常青。

“忙碌”是一剂良药,在人生中尽情地忙碌吧。它让你精神焕发,活力倍增;它让你潇洒自信,思维活跃;它让你快乐生活,享受幸福;它把生命打磨得像钻石般熠熠发亮,迸射出迷人的光彩。

(责任编辑:bzbszff)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