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沙土镇“秦吴沈”村西边有个村子,叫“代王庙”庄。这个村的村民都是姓张的,根本没有姓代的,也没有姓王的。为啥叫“代王庙”?这里面有个传说。

老辈子人讲,原先,涡河水大得很,南方的木材、大米,山西的煤炭,都是从涡河上水运而来。一次,有一个山东木材商人,领着个木筏队,从涡河上漂运来许多珍贵的木材,一路顺利,漂到“秦吴沈”村旁边,突然“咯噔”一声,好像水下遇到什么东西挡住了,小山一样的木筏停了下来,几个伙计再怎么使劲,又拉又撑,木筏就是纹丝不动。山东商人无奈,只好下锚,驻了下来。

那时候,河边都是大树林子,天又下雨,商人无处可去,只好从木筏上下来,到河边大树下避避雨。

大雨呼啦啦下个不停。商人倚着树干,迷迷糊糊睡着了。雨声中,他做了个梦,梦里边,一条几十丈长的红花大蛇横拦在涡河上,把一个大木筏拦住了。河岸上,有人给红花大蛇烧香磕头,香烟缭绕之中,大蛇张开嘴,吸了几口香烟,点了点头,缩成几尺长,沉入水中不见了。

商人醒来,恍然有所悟,命伙计上岸找个集镇,买来香烛,在梦中大蛇所现的地方,焚香磕头,祷告一番,并许愿说,如能顺风顺水,生意兴隆,就在此地为“大王”立庙,让“大王”永享香火。祷告已毕,命伙计提锚,木筏真的能动了。商人大喜,乘小船上了木筏,顺水而去。

商人贩运木材回到山东后,赶上了好行市,大大地赚了一笔钱,再去南方进货的时候,就专意在上次烧香许愿的地方停船上岸,在“秦吴沈”村西边空地上立了一座庙,按梦中所见,塑了龙首蛇身的神像,民间规矩,龙称龙王,蛇称“大王”,这庙就起名“大王庙”。

一来二去,山东商人的生意越做越大,每次在此地停靠歇息,需要落脚之处,也需要补充食物蔬菜之类,索性出资,在河边买了一大块地,开始雇人耕种。后来,他家族中有一支在此落了脚,此地就慢慢成了一个大村,村人都是张姓后裔。

“大王庙”的“大”,读音为“代”,乱世之中,张家感觉“大王庙”这个名字有嫌疑,看着像有谋逆之意,加上读音转讹,干脆写成了“代王庙”传到了后世。

所以,现在的代王庙村一律姓张,都是山东木材客商的后裔族人,既没有姓代的,也没有姓王的。

讲述人:屈广节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