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手抖得厉害,张心华只能一口一口喂婆婆吃饭
日前,谯城区汤陵街道汤陵社区收到一封手写的表扬信。写信人叫薄桂芝,今年75岁,而信中被她极力称赞的张心华,是她的邻居,一名孝心感动四方的好儿媳。
这样的儿媳太少见
薄桂芝老人是一名退休医生,也是张心华的邻居。5月30日上午,在带记者前往张心华家的路上,老人对张心华的称赞不绝于耳。走进张心华家中,约是十一点,张心华正端着碗,吹着热气,一口一口喂婆婆喝排骨汤。坐在沙发上的婆婆,除了手抖得厉害外,精神头特别好,也能自如行动。喝完汤,张心华又顺手帮婆婆按摩起了双手,希望能缓解她的手抖症状。
“你看,我说得没错吧,在儿媳的精心照顾下,婆婆恢复得多好,以前都不能下床。”薄桂芝说。
原来,87岁的婆婆二十多年前就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只要稍微受点凉、见点风,就咳喘不止,体弱下不了床,每次一犯病就得十天半月不能恢复。严重时,还会出现面部青紫、大汗淋漓、闭嘴咬牙等症状。每当这时,都是最危险的,任由其发展就可能会呼吸不畅。
“我年轻时是医生,她婆婆常在我们医院治疗,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张心华都把手指放进婆婆口中,撑着其牙关,位置放不好的话,手指就会被紧紧咬住。但,从没听她喊过疼。”薄桂芝说。
就在婆婆刚刚有点好转时,公公因年轻时的一场车祸后遗症,导致双下肢畸形无法行走了。加之高血压、心脏病、脑出血等症状,一时着急的他,好几次差点昏死过去。张心华的肩上又多了一份照顾公公的重担。
“公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气,心脏病一旦发作就要命,从此,张心华就变着花样哄老人开心,直到两年前老人去世。这样的儿媳太少见,不表扬她表扬谁?”薄桂芝感慨道。
婆婆喜好铭记于心
“婆婆这个病忌讳很多,饮食得清淡,就算是喝排骨汤,表层的油花也得撇掉。”张心华告诉记者,为了减少婆婆犯病的几率,平时伺候起来得更小心,不能让她吹风,不能沾冷水,更别说洗衣服、洗碗了,洗漱用的水也都是事先温好的。室内还要保持通风卫生,被褥、衣物等勤洗勤换。吃食上,也会专门帮她做一些软糯、清淡的面食。
说起婆婆的喜好,张心华铭记于心。婆婆最喜爱吃蒸菜、笋瓜、山药和蛇果等。吃水果时,最好搭配一杯牛奶,不过,这些都要用水烫一下再喂她吃,以免着凉咳喘。
“我经常见她买成捆的山药、大袋子水果等,问她怎么老买这几样,她说婆婆喜欢吃。”另一位邻居刘燕说。
“婆婆喜欢打麻将,但是手抖得厉害,没法摸牌,张心华就喊上我们几个老人到家里陪婆婆打牌。更难得的是,张心华就坐在婆婆身旁当她的手,帮她一张张起牌、出牌。”薄桂芝还小声告诉记者,公公刚去世时,张心华怕婆婆寂寞、难过,每晚都陪她聊天,与她同床共枕了一个多月,真没见过这么贴心的儿媳!
张心华对邻居也十分贴心,只要做了改样的吃食,总不忘与邻居分享。“是的,我是她门对门的邻居,经常吃她送来的美食,与她做邻居也很幸福呢!”邻居刘淑敏也凑上来搭话。
甘做大家庭“老妈子”
面对邻居们的夸赞,张心华脸上泛起了红晕,口中不停重复着:伺候公婆都是应该的,没啥。
“你都不知道,她要伺候的人可多了,家里整天热闹得很,一到吃饭时间,多了能坐两三桌人。除了自己家人,外甥、外甥女、外甥女婿、外甥女的孩子等等,好多都在她家里吃住,她就跟个‘老妈子’一样,做饭用的围裙很少摘掉过。”薄桂芝说。
原来,张心华的婆婆共育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由于四个女儿都嫁到了农村,各家的孩子们有的在城里上学,有的在城里上班,吃住几乎都在张心华家里。一到下班放学时间,家里那叫一个热闹。后来,有些孩子长大成家了,没有地方住的仍旧住这里,有地方住的,经常来这里吃饭。
王永林就是张心华其中一个外甥女婿,当日,他刚好接着两个放学的孩子赶来吃饭。提起张心华,王永林满面笑容:“俺这个妗,人特别热情,喜欢热闹、人多,这么多年了,我们天天来麻烦她,都没见她摆过任何一丝脸色。”
婆婆杨志英也忍不住说了一句:“她不仅疼我,还疼我们这一大家子,遇上这样的儿媳,我活到120岁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