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二三事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已经融入了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互联网时代并非只有鲜花和掌声,还有泪水与陷阱,比如:一些侵犯个人隐私、窃取个人信息、诈骗网民钱财等违法犯罪行为频频发生;一些“黑”科技手段的出现,不仅危及着网民信息的安全,也使国家网络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一些“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网络“软暴力”还在网络空间蔓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网络安全就不再只是“他们”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与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秩序生死相依。因此,我们决不能对网络安全视而不见,要拧紧网络“安全阀”。

诚然,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要想拧紧网络“安全阀”,绝不能单打独斗,还需全社会的共同发力,说到底,需要政府层面的立法、企业层面的自律、第三方平台的“装备升级”,还需网民的努力。拧紧网络“安全阀”,笔者认为广大网民可以做好这二三件事儿:

第一件事: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思想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网络安全离自己很远、与自己无关”、“关起门来搞更安全”等错误的意识直接导致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广大网民要了解了什么是网络安全,要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复杂性、挑战性有清醒的认识;要坚守“天上不会掉馅饼”、“网络威胁和陷阱时时都在”的理念,使用互联网时,使用互联网时,时刻保持警惕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坚决杜绝不文明上网行为和各类泄密事件发生,构筑网络安全“防火墙”。

第二件事:规范网络言论行为。广大网民要避免网络陷阱,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在各类需要注册的网站注册时,坚持“能不上传就不上传“的原则,尤其是上传身份证等信息时,更要慎之又慎;要增强密码安全意识,不连接、不扫描不明WIFI热点、二维码,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来历不明的测试个人情商、智商、交友之类的测试软件。同时,“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要做到不传播流言,不恶意攻击他人,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坚决抵制和清除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欺诈、色情低俗等污泥浊水;以实际行动营造生态良好和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第三件事:增强爱国爱家情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网络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一方面,广大网民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提升思想高度、辨识能力,以更高的角度更广的视野甄别网络信息。另一方面,广大网民要增强爱国爱家情怀,要点赞70年成就,敢于发声,面对香港暴乱,我们要发出理性的声音,发出正义声音,表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香港利益所在;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美方屡次出尔反尔、极限施压,反复唱空中国经济、无端打压中国企业,我们要发出自信的声音,“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没有任何霸权主义可以威胁已经醒来并将持续强大的中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拧紧网络“安全阀”,是国之大事,民之幸事,更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成为筑牢网络安全堤坝的一粒沙、一块砖,让网络安全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郭学彬)


(责任编辑:lihui)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