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防护服的何建
他是距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最近的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他不仅到确诊患者家中进行流行病调查,还将确诊患者送到隔离地点。他不止参加了这次疫情阻击,还参与2003年的非典防控。他就是谯城区华佗镇卫生院副院长,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
“疫区”村民最想见到“蒙面人”
2月4日,正在亳州高速北收费站疫情防控卡点值班的何建,突然接到谯城区卫健委指令,要到一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家里进行流行病调查,何建冒着危险对患者家属和儿子进行详细调查。当晚又把确诊患者密切接触的6人转运到隔离宾馆。
晚上十一点左右,该村又增加一名密切接触者,这时单位司机手机没电联系不上,何建二话没说,独自开着卫生院的转运车安全地把密切接触者送到了隔离宾馆。何建事后得知,他当天进行流行病调查和转运的患者家属和儿子又确诊了。
一个村三名确诊病例,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成了“疫区”。然而,何建却多次到疫区消毒,带队给疫情全村300多名村民做核酸试验咽试子采集,亲自为300多人测量体温,指导村民进行家庭防控,成了“疫区”村民最想见到“蒙面人”。
敢于硬刚疫情的“老兵”
时间彷佛被拉回到2003年“非典”时期,那年,28岁的何建刚刚到谯城区立德镇卫生院工作。“非典”爆发后,何建接到卫生院指令到镇上的乡道设岗排查可疑人员。何建的母亲及家属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哭着不让他去。
“我不去谁去?总要有人去吧?”何建回忆说,他也怕“非典”感染,但职责所在,当过兵又是党员,他必须要到前线去。为了保证家人安全,在值守的55天时间里,他没有一天回过家,吃住都在简易帐篷里,顺利完成了“非典”阻击战。
说着轻松,但过程很惊险。一次,何建接到指令,有一车人从疫区返回。何建不但要给他们测量体温,还要引导他们到指定隔离区。何建说,那时都是温度计测量体温,每人需要5到7分钟,几分钟的时间异常难熬。现在配备了红外线测温枪,快捷高效风险小。
何建说,有了2003年非典的防控经验,他现在再去疫情前线,心理不那么紧张了,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
不知疲倦的守护神
何建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发动机。大年初一,正在老家祭祖的何建接到谯城区卫健委指令,立即赶回亳州高速北出入口值守。何建立即行动起来,抽调人员,按照指定时间火速到岗,亲自对过往车辆及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外省车辆消毒,排查疫情。
2月4日以来,他不畏严寒,和恐惧。每天带队对市、区级推送的人员名单包括湖北返乡人员采集咽试子。卫生院成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后,何建又第一时间对隔离患者进行流行病调查。何建说:“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里有危险就第一个冲上去。”
自大年初一值班至今,何建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活跃在疫情一线。甘当疫情防控的守护神。在何建看来,用辛苦一个人换来无数人的健康,这是值得的!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