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三强化”确保农村低保金安全发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蒙城县不断完善低保对象核查机制,有效保障了农村低保金的安全发放。

强化动态管理。“线上”核对。通过低保系统与殡葬信息系统比对,及时核销死亡人员,杜绝“死人保”;利用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核查在册低保对象、新申请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线下”走访。乡村干部对死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入户走访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线上”核对与“线下”走访相结合,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杜绝“错保、漏保”现象的发生。1-4月新增农村低保1527户3257人,清退436户809人,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强化专户管理。在财政局设立低保金专户,封闭运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惠农补贴资金平台对低保资金进行造册审核、打卡发放到低保对象个人账户。

强化公开公示。对于新增低保实行评议、审核以及审批三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于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信息(屏蔽敏感信息)在政务公开网,以及乡镇、村政务公开栏进行长期末端公示,确保低保对象个人隐私不泄漏,同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对于举报信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截至4月份,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9685户4302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515户29609人),拨付低保金1617.6万元、电费补贴11.12万元,覆盖率3.85%。(吴胜)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