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 感受亳州历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周日,阳光明媚,我要参加亳州晚报的小记者活动——参观亳州市博物馆,心情尤为激动。上午9点,我到达博物馆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观而庄重的仿汉建筑,在青翠的绿植映衬下,显得十分神秘,我心中很是好奇,想走进去一探究竟。

走进亳州市博物馆,便看到地面上的水波青铜通道,上面雕刻着亳州的历史年轮。一抬头,一块刻着甲骨文“亳”字的大石头映入眼帘。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了“亳”大约有4600年的历史。在大石头下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很多神秘的甲骨文,通过讲解员姐姐的细致讲解,让我感受到文字演变的神奇。

接着我来到了“涡河文明”展厅,这里展示了许多古代人的生活用品。看到这些展品,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人辛勤劳作生产和生活的场景,他们有的在捕鱼,有的在打猎,有的在钻木取火……

最后,我进入了“汉魏风骨”展厅,讲解员姐姐给我们讲解了曹操、曹植和曹丕的关系,使我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曹操不仅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此外,银缕玉衣、古兵器、万佛塔、亳州老街……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通过这次参观,我认识到亳州的文化悠久灿烂,亳州人民聪明勤劳。作为亳州人的我也要发愤图强,长大后为家乡亳州做贡献。最后,我希望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认识亳州,读对“亳”(bó)字。

亳州学院附属学校 二(13)班

辅导老师: 尹静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