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座城市都有一座博物馆来记载她的历史,今天就跟随我们亳州晚报小记者到亳州市博物馆看一看吧!

亳州市博物馆整体为仿汉城堡式建筑,外观以灰红黑为主色调,尽显恢宏沉稳。走进博物馆大厅,经讲解员姐姐介绍,我了解到“亳”字的由来。甲骨文“亳”字的上半部是“亭”字头,下半部分是“乇”字。“亭”的本意是建在高台上可以远眺的建筑物,是有统领之意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都城。“乇”是一种根系发达有垂穗的植物,是经过人类培植而生长的谷物,引申为丰收的五谷粮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涡河文明”展厅。涡河是亳州的母亲河,是黄淮之间的一条重要河道,也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涡河,让我们的城市在没有近现代化以前,也有了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在所有的陈列文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孔玉饰、白陶罐、银缕玉衣和铜猪。

我们小记者分别参观了博物馆的序厅、涡河文明、亳商市井、近现代亳州等展厅,学习到很多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了很多家乡的历史名人,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自豪我是一名亳州人。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五(2)班

辅导老师:吴晓丽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