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好快,一年又过去了。春节前,我们扶贫工作队对村里的贫困户又进行了一次走访,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乡亲们的生活能够更加温暖而富足。
袁之领春节前夕走访贫困户
坚持走访防返贫
2月7日,我与工作队队员走访了重点关注低收入对象锁开华家。锁开华家属于整户80岁以上的老人户,是2017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再回头”而识别的贫困户,那一年,锁开华的老伴因心脏病做了大手术。
近几年,我们帮其办理落实了低保、光伏、村秸秆禁烧巡逻员公益岗位等扶贫政策,同时引导他发展养殖业。2019年,他养殖了7只山羊,通过繁殖,达到了11只,他也顺利实现了脱贫。
“我前两天卖掉了5只羊,收入5500块钱。现在一只母羊又快产仔了,估计能产2到3只小羊呢!”谈起养羊,锁开华脸上露出了笑容,直夸党的政策好,没想到自己晚年还可做点事情,还可以过上这样好的生活,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虽然现在村里的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但我们依然坚持走访,特别是锁开华这样年龄大的老人,可能一段时间不见,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就有了改变,我们要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防止出现返贫。
为贫困户送温暖
2月8日,腊月二十七,天气很好,走在村里的小路上,阳光洒下来,全身都暖洋洋的,村民们搬着凳子在门前晒太阳,看到我们都热情地打招呼。
快要过年了,我们走访了杨文才家,为其送去了1000元春节慰问金,表达对困难退役军人的节日慰问。
杨文才家是村里的低收入退役军人边缘易致贫户,其妻子是非农户口,享有社保,但患有大病,儿子在亳州市区一所学校读高三。2019年,我们帮其办理了低保救助,每年的春节、建军节都会为其送去一些慰问物资。现在杨文才从事建筑施工工作,收入基本稳定。
说到其儿子的学习情况,杨文才露出了笑容,“这次考试,儿子考进了班里前十名,考上好大学的希望很大。”杨文才说,有了国家的资助,他对培养孩子读大学心里更有底了,也更深地意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贫穷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感觉扶智扶志比兜底救助更难,但意义更大。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会从扶贫向乡村振兴转移,而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文化振兴,只有提升乡村精气神,建设乡风文明,激发低收入家庭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实现永久稳定脱贫。
新年谋划振兴梦
义门镇民族村位于义门镇城镇规划区范围内,涡河以北,全村辖3个自然村,共有642户3456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2亩。2014年,民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24人,贫困发生率为6.36%。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农民人均纯收入3926元。目前,我们村已实现了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56.15万元。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抓好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成果,加大精神扶贫力度,把扶贫向扶志扶智纵深推进,以实现持久脱贫致富。
新的一年,我们将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根据村里的资源、产业基础、文化背景等特点,在村“三变”改革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科学制定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升村双基建设水平,逐步开展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新的一年,我们要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宣传,引导教育村民敬老爱幼、遵规守约、爱护环境,让村民明白脱贫只是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富裕还要靠自我发展的道理,逐渐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袁之领 叙述 记者 曾莹莹 整理)
·人物小记·
袁之领,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主任。2017年4月下派到涡阳县义门镇民族村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2018年度在驻村帮扶干部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9年被评为市优秀选派帮扶干部。2020年,民族村被评为涡阳县首批脱贫攻坚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