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千秋明月羞, 攀云扶摇觅逍遥。”庄子是一代先哲,道家代表之一,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庄子的影子。傅佩荣说:“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不一定是早上还是晚上,任何一个时候只要念庄子的话,就会觉得人生充满趣味。” 庄子,一个千古独绝的心灵。他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倡导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境界,逍遥自得。他的魅力在于他能够把激情与超脱完美结合起来,他想象力丰富,常常有奇思妙想,凡人无法理解,他的天才超出了世人所能已知和预知的范围。
《向庄子借智慧》一书的介绍说:“庄子,一个逍遥一生的行者,一个漂泊于世的智者,一个满腹经纶的隐者。”中华文化的主流和核心,今天来看,似乎仍然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南怀瑾老师说过,人生得意时儒家,失意时道家。世风之下,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时事与愿违,面对种种无奈,也就只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大众而言读庄子有时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们对庄子的印象不外乎“庄周梦蝶”“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富含哲理的故事,也曾被庄子笔下的蝴蝶、剑客、鲲鹏等吸引着,这些都是感官上的“逍遥”,而缺乏道家清静无为的意向,就像轻飘飘的旧时光,一眨眼就会遗忘。《向庄子借智慧》一书根据傅佩荣先生多年讲座心得精心整理编辑而成,全书分《让梦想点亮人生》《开放我们的胸怀》《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做真实的自己》《让一滴水永不干涸》等十八个题目,以朴素、温暖而又富于启发力的语言,引导我们去感受庄子的精彩观点,分享庄子的大智慧。他说:“写像这样的书,都是因为现代人没有时间看整本的《庄子》,所以我们就要设法从里面找出一些精华,一些重要的观点,让一般人参考。”
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傅佩荣教授头衔很多,学养、治学自然也就深厚、严谨,他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家,为“爱智”下的定义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其学术著作融贯古今中西、深入浅出,撇开成见与定论,求真务实,追本溯源,多有建树。他认定这一生只做四件事:教学、研究、写作、演讲。司马迁当年写庄子的时候用一百多字,但是里边有一句话叫做“其学无所不窥”,可见庄子思想博大与精深。《向庄子借智慧》或许正是奔着这个观点,引导我们去分享庄子的大智慧的。
庄子是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在一个黑暗的时代,努力追求精神自由,为后世知识分子营造了一个精神庇护所。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逍遥,映隐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书中开篇:“庄周梦蝶”一文说,我们平凡人读起来,难免心生羡慕,因为任何景观到了庄子手中,都可以写出一番深刻的道理。傅佩荣指出:“庄子的理想不是要成就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而是要唤醒人们追求生命的安顿。不论个人处境如何,逍遥自在不是人类最深的向往吗?”庄子的“逍遥”说是中国古人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第一篇明确的宣言。我们读到的庄子天天食着人间烟火,却讲着寓言故事,到头来要告诉你,还是做做梦,变成鱼好。这种态度,尽管看似疯疯癫癫,实际上却别有天地。不做梦,哪里来的梦想,不做鱼,哪里来的逍遥;不解牛,哪里来的顺应自然,游刃养生;不捕蝉,哪里来的见利忘害,通晓厉害。人活在世界上,在时间的里面本来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那一刹本身就是一切,看你能不能看得透彻。《开放我们的胸怀》《获得游刃有余的人生》《执着与超越》等章节里展示出,庄子对人生命运的深切感知和思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生命运的形象画面,人就像被无数绳索捆缚的、时时刻刻处于挣扎状态中的活的机体。但人并非只有被命运捉弄,当我们透视了生命的本真,就可摆脱生命的种种桎梏,达到接纳命运、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的自由境界,就要做到心灵上的自由,并通过不断提高心灵上的修养来真正实现这种自由,达到一种修养至德的境界。庄子的逍遥是一种追求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同时也是追求内心的一种安定。这种自由和安定是基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解析的。《逍遥游》中所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就已经是很高很深的层面了。所以,庄子心中的是一种极致的逍遥,即不与外界任何事物发生联系,只追求心灵的安定,这种追求已经超越了物质之间相对的关系而追求宇宙间普适的规律。那么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逍遥,就必须要超脱万物,即超越肉体皮囊所限。庄子的思想没有别的,就是特别深刻,可以看得很透彻,这是道家的本色。
《无谓的争论虚耗生命》《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活出真性情》等篇章,从题目中我们就能读出励志与开拓的成分。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逍遥游》无限地拓展了想象空间,告诉我世间的大,世间的小,都超乎我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与小,在我们人的心智之中。滚滚红尘,我曾为情所困,思念亡父,时常陷于悲戚之中不能自拔。是庄子,教会我如何活着,“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我感谢庄子,在那个苦闷孤寂的光阴里,借着他的故事,我可以做梦,在荒凉孤寂的岁月中,有了飞起来的狂妄梦想,接近文学,书写心情。其实我们的生命可以像蝴蝶一样翩翩飞起,没有沉重的东西、没有捆绑自己的东西、没有压迫自己的东西,至少在心灵上逍遥而且齐物。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禅宗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也就逍遥而精了。如果加上庄子的“心斋”“坐忘”人生就更具磅礴力量了。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句台词:“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在当今浮躁、忙碌甚至是物质至上的年代,庄子不为名利所累、超然于世的人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所以,庄子是可爱的,伟大的,富有光芒的。《向庄子借智慧》这本书赋予我们阅读的意义也是博大的,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庄子的思想是一座金矿,是我们汲取不尽的宝藏。学习是永恒的动力。若有一天,能与时空的庄子对话,那就可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