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扩大内战,创建巩固皖东北根据地,阻止顽军进攻苏北和山东,中共中央华北局和新四军军部在反顽斗争的紧要关头,命令新四军四师主力和地方党政军人员转移津浦路以东地区。
根据这一指示,彭雪枫和豫皖苏边区党委对四师主力部队和地方党政军机关转移问题进行了精心部署,要求“不损一人,不丢一枪”。
为了保障顺利转移,他们利用统战关系和顽敌矛盾,做好接应和护送工作,把津浦路变成阻止顽敌东犯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彭雪枫又指示边区党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周季方,对地方干部转移做了具体安排,并派萧东望到边区党委机关驻地新兴集传达要求:转移时不准带家属和孩子;所有文件一律销毁;所有转移人员一律轻装,只准带武器,其他什么都不准带;各县要留下精干的党员和武装,坚持地下斗争;要在一星期之内组织转移人员到指导地点集合。
周季方根据彭雪枫的指示,与吴芝圃、萧东望等研究决定,边区党委机关组织一个直属大队,各县成立一个中队,均由县委书记负责,并将集合地点和转移时间通知各县委,计划先后分3批转移。
新四军四师主力部队分为3批转移。5月5日,四师直属部队越过津浦路,达到濠城,7日渡过天井湖,进驻管镇一带。8日,四师第十二旅转移津浦路东,进驻鲍集一带。30日,原定由张震、吴芝圃率领第十一旅坚持路西斗争,但由于形势继续恶化,部队损失严重,经师部批准,亦转移津浦路东。至此,四师主力部队全部转移到皖东北地区。地方干部和武装随主力转移。 (李之平 陈显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