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高标准农田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蒙城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本着集中连片、整镇推进的原则,进行合理选址,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大户相结合,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农业生产吃下“定心丸”。

近日,蒙城县双涧镇阜西村种粮大户张自兰再次来到地里查看玉米长势。虽然经历了前期的强降雨天气,但与去年相比,今年她放心多了,“这主要是旱能浇,涝能排,庄稼好得很,没淹着。”张自兰2019年流转土地,种植了160亩优质小麦、玉米等,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她租种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今年,双涧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亩,其中阜西村治理面积5910亩。

在王集乡禾圣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学峰正组织工人对“西瓜红”红薯等进行田管除草。前期的旱涝对农场种植也没有造成影响,收入明显增长。有了可靠的农田设施,张学峰对农业生产信心增加,今年新购置了农业机械投入生产。

蒙城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治理土地面积13万亩,批复投资2亿元。据介绍,整个项目包括平整土地、清理排水沟、修建农桥、建设喷灌设施等,完成投资1.78亿元。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灌溉面积达到13万亩,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年增产粮食1514.6万公斤,年增产值2885万元,受益人口131648人。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