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是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改革开放刚刚走完第十个年头。四十年峥嵘岁月,伟大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在那一年忙碌的麦收季,亳州市北部地区一个普通村庄的普通家庭里,中年“老王”过的格外充实而喜悦,家里迎来了我这位“小农民”。夏日的清风为美丽的妈妈送来甜蜜,为敬爱的祖国母亲送来祝福。
多年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边农田里涌动着层层金色麦浪,微风吹来阵阵麦香,我不禁感慨:又是一年麦收季,真是“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农民给予我生命、农民抚育我长大、农民培育我成人。当初的新生“小王”在党的引领、亳州担保的培养下已经投身到“三农”事业中。
2019年12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6号)文件精神,亳州市委市政府将亳州担保从建安集团的三级子公司调整为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亳州担保牢牢把握支小支农职能定位,紧密围绕生产经营活动统筹谋划,确保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两者深度融合。
2020年9月份,我很荣幸地成为亳州担保的一员,坚持“到农村去”的原则,我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农民最需要我的地方,不到一年的时间共为12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4355万元。在124户服务对象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亳州市谯城区经营蔬菜大棚生意的某合作社。2020年11月,合作社申请“农信担”信用贷款,用于建设新的蔬菜大棚。通过调查,次日即给该合作社54万元担保资金支持。在这项业务中,我们从保前到保后共计三次对合作社进行调查及回访服务。初次调查,合作社负责人对我们心存芥蒂,不愿过多透露生产经营方面的内容;二次电话回访,客户简单介绍大棚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三次现场回访,客户彻底对我们敞开心扉,大谈“种地怎么不容易”“朋友邻居到他家摘菜、偷瓜”“下次等西瓜下来了,来家吃西瓜”等家长里短。获得资金后,合作社顺利建设32座蔬菜大棚,种植32棚温室西瓜,销售收入30万元左右。初次的芥蒂,体现了农民的淳朴作风;敞开心扉与我们交谈,说明了客户对我们的接纳;“等西瓜下来了,来吃西瓜”表达了客户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客户,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到与你互动、再到看到你的时候对你哭、对你笑,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感动。看着客户一个个不断步入正轨,发展壮大,是每一个“担保人”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小麦比1989年的小麦还要金黄饱满,而当初的中年“老王”已然变成了真正的老王,作为当初新生“小王”的我也成长成了中年“老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家中又迎来了新一代“小王”。伴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当初的普通农民的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
乡村泥泞的小路,让远方的游子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田园风光,一块玉米、一片麦田,都是游子儿时驻足的港湾。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投身“三农”事业,既是时代呼唤,更是民心所向。
出身农家的我,坚持“从农家来,到农村去”,在亳州担保这个广阔平台上,将持续为家乡“三农”发展、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