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特色学校就是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了教育前行的路。近日,记者走进市区三所特色学校——亳州市第十九中学、亳州市丹华小学、亳州市夏侯小学南校,探寻这些学校的教育亮点。
亳州十九中校园内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亳州市第十九中学:“本真”教育,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亳州市第十九中学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环境塑造心灵,人文陶冶情操,注重内涵发展,使校园文化建设亮点濒闪。
走进亳州十九中,就会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学校大门东侧是一面“历史墙”,讲述着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故事。与历史墙相邻的是桃李园,园中保存着亳州一中毕业学子馈赠母校的思源石、活水源头石、桂花树等,园中种植了桃树、李树、桂花树、梅花树等。“这些树寓意着桃李满园、蟾宫折桂、梅花香自苦寒来等,以此教育、熏陶、激励、鼓舞十九中学子。”亳州市第十九中学校长梁彩霞说。
在学校南门东侧,是学校的科技创新文化园。科学家风采展示栏整齐地排成一排,展示栏的右侧写着醒目的文字“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先辈遗志,秉袭先辈遗风。建设科技强国,有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现代教育。基于此,我校萌生了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园的想法。”梁彩霞说。
该校还将学校建筑分别命名为立德树人广场,思源亭,思源井,务本厅、求真厅、尚美厅,求真园、向善园、尚美园,思远楼、思齐楼等。并特意布置了寓意深刻的文化大厅和文化石,以老庄、建安七子、三曹父子为代表的文化廊……处处景物皆文化,处处景语皆育人。
“我们希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本真’教育特色,让学生受到文化浸润、真的追求、美的感染、善的熏陶,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梁彩霞说。
在本真教育理念指引下,亳州十九中从务本强师提质量、求真增智助发展、向善育德扬风范、尚美润心启心智四个方面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学科教学核心素养,构建更加合理的全面育人的教育模式。
该校还选出了十余名“小讲解员”,对在校学生及来学校参观的家长等讲解校园文化故事。“做小讲解员,讲述亳州历史,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锻炼了胆量,还让我对亳州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家乡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我的帮助很大。”亳州十九中八年级学生谭可璇说。
教师还将校园文化融入了日常教学中。“比如在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时,学校正值秋季,我就会让学生来到校园,观察银杏树树叶,感受秋天的景色,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有感而发。通过发挥校园环境优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亳州十九中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洪金叶说。
亳州十九中特色发展育人成效显著,先后获得 “亳州市文明校园”“亳州市平安校园”“亳州市美丽校园”“亳州市书香校园”“亳州市教科研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实现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并探索出一条独具亳州十九中教育教学管理特色的发展之路。”梁彩霞说。
丹华小学:养成做根,智慧育人
丹华小学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保证,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的重头戏,也是每个学生身心发展中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亳州市丹华小学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学校特色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养成教育培养方式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7月15日上午,在丹华小学的教室,老师正在给孩子们开展端正坐姿的养成教育活动。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上课要认真听讲,坐姿要端正。平时不乱花钱,不吃垃圾食品,不丢杂物。在任何场地,都有礼貌、不拥挤、守秩序,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丹华小学学生郭奕孜说。
长期以来,该校坚持“培养良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狠抓习惯培养,凸现了鲜明的丹华小学“养成教育”鲜明特色。
“把培养孩子的习惯落到实处,我们坚持从小事、细节入手,抓好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比如改变学生乱花零钱、乱吃零食、乱丢杂物的‘小三乱’行为,培养学生上下学自觉排队进出学校、在街上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习惯,此外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这些好习惯的养成交替进行,螺旋上升,并长期坚持。”丹华小学德育处主任丁媛说。
丹华校园景色宜人,在校园文化上也处处彰显着环境育人的特色。据介绍,在设计校园文化时,该校特别注重校园文化与办学思想的有机融合。如进入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该校的办学思想——“养成良好习惯,奠基幸福人生”12个大字,进入校园后可以看到教学楼两侧的墙壁文化都与养成良好习惯有关的名人名言。
“我们把细节做到精细、精致、精美,给学生提供最优美的环境,培养他们高雅的情操和高尚的品质。”丹华小学宣教处负责人李丹丹说。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世界著名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阶段正是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所以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丹华小学校长梁德安说。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丹华小学办学特色彰显,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验学校”“安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亳州市安全文明校园” “亳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谯城区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培养良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在一如既往的坚持中,把好习惯抓小、抓细、抓实,传导给家长,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奠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成长。”梁德安说。
夏侯小学南校:精细管理,精心育人
夏侯小学南校的学生们感受劳动的快乐。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夏侯小学南校在学校教学管理方面一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为宗旨,以“为每一位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负责”为办学理念,以落实“双减”政策为内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夏侯小学南校为亳州市夏侯小学的联盟校,位于市区药都路与建安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南,占地40.08亩。该校于2021年秋季开始招生,今年计划招收新生6个班。
在学校管理方面,该校关注细节,强化教学管理,制定了《亳州市夏侯小学南校教学常规制度》,明确“备课、上课、听课、议课、反思”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制定了《学生书写作业格式与要求》和《教师教学设计的规范》等制度,这些制度更精细地给教师以指导,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如何当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夏侯小学南校校长袁强认为,可以浓缩为“爱班级,慧管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份爱的事业,不仅需要博大深沉,还要有智慧。”袁强说。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该校从“严、勤、细、实”四个方面去抓。
严,严于律己,以身示范,给孩子们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勤关心,勤表扬,从而拉近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细,精细管理,从早晨入校开始,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手把手教会孩子有条理做事情;实,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实实在在,学知识要学真本事。
作为夏侯小学的联盟校,夏侯小学南校与校本部理念同享、制度共建、实践对接。该校准确定位、扎实工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该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课堂,以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和分享表达为核心环节的课堂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在作业设计方面,该校推广趣味性、实践性、口头性等作业,达到作业设计减量增效;在课后服务方面,制定了“1+1+N”的服务模式,即周一至周四每天一节体育课或社会实践活动课+一节基础服务课+一节特色课,周五打乱班级式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学校成立了十多个社团,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张扬,落实了课后服务管理增效。
在学情诊断方面,该校利用午休时间为个别学生补差补缺,实现了学情诊断精准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此外,学校还为每位在校午休的学生提供一张床,让学生午休更舒服。
“学校还设计了测评形式和活动方案,探索多样化的评价管理方法,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比如每学期期末进行无纸化闯关趣味乐考,乐考共涵盖了体育、实践、美育、智育、德育五个模块,以开放的形式在快乐中见证孩子们一学期以来的成长和进步。”夏侯小学南校教师孙影说。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闯关游戏,让我在玩中就学到了知识。”该校一年级学生程果说。
从细微之处入手,将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袁强表示,该校将继续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并稳定强项,补足短板,提升办学内涵,努力实现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