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薯出田 村民“数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在利辛县胡集镇杨金宝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蜜薯种植基地里,230余亩蜜薯迎来丰收季。机械收获过后,一个个蜜薯都冒出“大脑袋”,一辆辆满载蜜薯的货车驶向远方。

近年来,随着红薯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提高,加上城乡百姓饮食习惯的改变,蜜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胡集镇看到这一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种植大户发展蜜薯产业,打破全镇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小、效益低的瓶颈。

“我种植的蜜薯口感香甜软糯,营养价值含量也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在所收获的都是夏薯,大部分销往外地,亩产3000斤左右,每斤价格在1元左右。”该基地负责人杨金宝说。

杨金宝专业种植合作社在蜜薯种植和收获时,用工80余人。附近村民在这里务工既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学习到了种植技术。

眼下,该种植基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工人们将蜜薯筛选装箱,分成不同档次,销往各地。“俺们在这里干活,每天能赚60块钱,加上土地流转租金,一年下来收入不少,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张应美高兴地说。

特色农产品种植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下一步,胡集镇将继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