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光阴 满目欢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那一段时间,各种令人头疼的事情排山倒海般地向我袭来,失眠、焦虑、绝望……我陷入极度的悲伤中无法自拔。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了国画,让我的情绪有了宣泄的出口。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翻看那些画册,在天地光阴里与古人对话,有时是八大,有时是徐渭,有时是黄公望……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真美呀!起伏变化的峰峦、萧瑟苍茫的树林、群山环抱的村落、顺水漂流的渔舟、淳朴自然的田园,那么恬淡宁静,真想游走在富春江附近,去感受那种空灵韵味中蕴藏着的浓郁的诗意。

徐渭幼时父母双亡,一生坎坷,他的心里孤独到天寒地冻,无人能解,所以他的画里全是哭泣。他以草书笔法入画,其大写意花鸟用线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千变万化的墨色展示着他的性情,触动着我的内心。

八大山人的画所体现的情感和思想更是达到了极致。他笔下的花鸟鱼虫都寄托了复杂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但也透着一脉天真。那是最清澈、最干净的微笑,是历经世事变迁后的荒凉的真意。他早已把挫折与伤痛做成了一朵花别在衣襟上,他亦知道如何自己与自己取暖,并不忘露出最温暖、最深情的笑意。

他们都曾被生活摧残过,他们的内心都曾那么孤苦无援过,或许只有古寺的冷雨知道吧!也或许只有庭前的落花记得吧!不然怎能过了千年仍能闻得见寂寞?!八大画的荷,每一张都孤寂,徐渭画的花,每一朵都滚烫,全是狂热与激情,又有浪漫的缠绵。一个人心里有什么,他的笔下才会有什么。一页页翻下去,不禁悲欣交集、五味杂陈。

我试着拿起笔,把心里的百转千回蘸上水、蘸上墨、蘸上颜料,把它们变成字、变成花、变成画……那些藤黄、曙红、花青与宣纸融为一体,于是便有了情怀,它们相识、相知、相爱……浓墨?淡墨?干墨?湿墨?枯墨?这一刻,笔法不重要、墨法不重要、技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个放松、愉悦、平静的心情。

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我铺开宣纸,拿起画笔,心中充满了对国画的热爱,想的不仅仅有构图和颜色,还有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幸好有国画,让我走出了阴霾,把一颗真心释放在宣纸上,无需繁复地临摹,无需精心地设色,完全随了自己的心情,想简就简,想狂便狂,随心而画,把困顿的心,把想说的话都跃然纸上。

我喜欢大片地留白,那白,是太阳、是光阴、是希望、是天地间的空,是装得下所有的玄想。终于,我活得舒展了。

此时,屋外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屋内音乐悠扬,案上摆放着宣纸、颜料和毛笔,养生壶里泡着喜欢的绿茶,猫咪依偎在脚下睡得正香,墙上有老物件陪着,地上有花花草草、坛坛罐罐陪着,我染一身墨香,画一树梅花、写一纸年华、绘一幅光阴,每一个笔触,都是心跳。

我在熬制一味药,这是生活留给我的温暖情怀,我愿身心独往,与色彩相伴。

彼时,花也欢喜,鸟也相爱。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