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笔者走进蒙城县许疃镇刘震家庭农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映入眼帘,几十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低头啃食草料。
今年44岁的农场负责人刘震是土生土长的闫集村人,19岁那年,他和亲戚一起到沈阳闯荡。经过20多年的艰苦打拼,他在沈阳成立了两家属于自己的生鲜店。2020年,刘震在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放弃在外的生意,回到家乡发展肉牛养殖。
农场建成后,刘震白天打料、喂牛、清洁牛圈,晚上就上网查阅资料、翻看肉牛养殖书籍,钻研养殖技术。经过他一年的细心照料,50头牛被蒙城甚至淮北、淮南的商贩争相购买,实现纯收入近50万元。
今年,刘震又新建一座1400平方米的养殖大棚,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再多养100多头。在刘震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养牛的队伍中来。
近年来,许疃镇以做大、做强、做优现代特色农业项目为核心,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发展思路,抓实“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产业发展。该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原则,着力打造养殖小区、养牛示范村,变分散养殖为规模养殖。同时,鼓励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育肥购销合同,形成担保贷款、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
目前,该镇存栏肉牛629头,有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3户,存栏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1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