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逃学、自卑、内向,近日,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兰(化名)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寻求帮助。
据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张凤介绍,当时,小兰母亲十分气愤地告诉她,小兰已经两周没有进学校了,然后对小兰指责怒骂了几句。小兰垂下头,言行小心翼翼,看向母亲的眼光中充满紧张和害怕。
张凤请母亲回避,并耐心和小兰进行了交流,发现小兰的父母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导致她长期处在害怕失去爸爸妈妈的担忧之中,无法安心学习。
她对父母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五岁那年的春节,爸爸妈妈发生争执,爸爸离乡务工,两年没有回家。那两年里,妈妈每天都在生气,经常这样说‘你爸爸就是窝囊废,要不是你,我早跟你爸爸离婚了’。背着妈妈给我贴的‘绊脚石’这个标签,我只能拼命地讨好妈妈,却无济于事。在学校,我整天胆战心惊,不能专心学习,成了班里的差等生。妈妈更生气了,我每天听到的都是指责谩骂:‘你跟你爸爸一样,就是个败类’,为此我更加自卑沉默,妈妈的每个举动我都极度反感,我也再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但妈妈变本加厉地指责我,我变得更加自卑内向。”
小兰哭得很伤心,显然,她认为父母之间的矛盾、妈妈的谩骂愤怒,都是因为自己没有调节好父母的关系,她希望父母能够和好如初,这样她会努力学习,回归校园。
张凤让小兰的母亲思考三个问题:小兰不愿去学校的原因是什么?你的家庭环境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父母的情绪需要向孩子宣泄吗?
小兰的母亲一脸茫然,显然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越界了,不应该将父母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更不应该将自己对丈夫的不满归结到孩子身上。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其生存的保障,父母之间争吵,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已经造成了影响,要及时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通常来说,会采用面谈、沙盘游戏、绘画治疗、故事治疗等方式进行疏导。”张凤说,如果父母总是争吵不断,无法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夫妻二人也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以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经过对母女两人进行多次心理疏导,目前小兰家庭关系缓和,小兰也已返回校园继续正常的学习生活。
■心理咨询师的话
父母沟通的方式,会影响孩子一生
张凤说,如果父母总是毫无建设性地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让孩子变得敏感,成为孩子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并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决定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互相尊重,内心就会充满安全感;反之,看到父母相互之间充满怨恨,内心就会恐惧不安。经常目睹父母吵架的孩子,难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不善于表达情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倾向负面的思维模式,并且变得悲观抑郁,甚至个别孩子会产生自杀的想法。
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尽量避免在孩子的面前产生争执,如果发生,要及时向孩子表示抱歉,告诉孩子:“父母之间的争执与你无关,你没有做错什么,你永远都是父母最爱的人,父母之间的争执永远不会影响到对你的爱。”
“及时安抚孩子是十分必要的,能够避免让他们产生恐惧担心的情绪,降低争执事件对孩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张凤说。
小档案
张凤 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1992年至今一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教育工作;持有心理咨询师(高级)岗位能力培训合格证书、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证书。擅长以心理咨询疏导青少年心理,与孩子们产生共情,引导青少年及时调整心理状态。